向内扎根、向外生长,中国平安的绿色启示录

2020年9月,我国正式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面对汹涌而来的“绿色”浪潮,各行各业也开始积极转型、迎接挑战,为实现“双碳”目标全力奔跑。

在中国平安,一条“内外兼修”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徐徐铺开——2021年,平安集团全面深化绿色金融工作,宣布五年业务目标,明确到2025年,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规模达到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达到2500亿元,并承诺2030年达到运营碳中和,助力国家达成“双碳”目标。

大力推进绿色运营领域的探索创新,是2022年平安全力支持绿色经济转型的重大举措。今年,平安启动“绿色运营创新大赛”,开设“公司运营”和“大众创新”两大赛道,鼓励成员公司设计科学的减排目标、策略和行动,合理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号召全体员工共同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碳中和目标献计献策。

大赛发起至今,平安旗下共有20家成员公司加入“公司运营”赛道,其中平安寿险前三季度碳排放量较去年同期降低超6000吨,排名第一;“大众创新”赛道则吸引了近400人组队参赛,共收到95个绿色运营创新方案,选题覆盖业务运营提效、科技创新赋能、职场循环利旧、办公环保节约等多个领域。

从绿色科技创新到绿色职场构建,从探索公务消费流程优化到鼓励用户参与碳普惠实践……通过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运营管理,平安主动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在这一波“绿色”浪潮中奋楫前行。

向内扎根:以管理创新践行绿色发展

新时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平安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通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自“绿”行动,为企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内驱动力,进一步挖掘平安的绿色低碳潜力,加快企业绿色转型的步伐。

绿色科技引领平安“心脏”建设

数据中心是企业业务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碳排放增长的“大头”。平安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倡导,大力推动节能技术与产品创新,以绿色科技实力引领金融领域数据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实现降低能效、减少碳排放。

不久前,平安科技自主创新研发的“多楼层堆叠式间接蒸发冷却节能创新技术”,在2022第十届数据中心标准峰会上荣获“2022年度数据中心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而这项节能技术,也被运用到今年建成的平安观澜3号数据中心里。

作为平安的“心脏”,这个新一代数据中心通过了第三方功能性验证测试和 PUE 验证测试,成为中国首个实现PUE低于1.25的金融数据中心,预计每年可节省约1050万千瓦时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06吨。

绿色建筑树立行业“双碳”标杆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建设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最高的办公建筑之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将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视为己任,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入手,采取多种节能降碳措施,实现建筑全过程减碳。

通过高空取风、冰蓄冷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及VAV空调系统、雨水回收及水循环系统等八大绿色系统的运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年节约能耗共约710万度、节约用水近4.1万立方米。凭借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出众表现,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和LEED 铂金级认证,同时荣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

在成为行业绿色标杆的同时,平安也没有停止实践“双碳”的脚步。在权威机构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公示的最新一批获WELL HSR健康-安全评估认证的建筑名单中,平安旗下的杭州平安金融中心、上海平安大厦等10个项目赫然在列。包括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内,目前平安已有17个项目获得该项认证。

绿色足迹踏入碳管理新赛道

企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也是碳减排的主力军。如何摸清碳排放的“底”,从而更好地治碳、管碳、减碳,是许多企业在经营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2022年,平安继续布局碳管理赛道,开始了企业的碳账户探索。为了实现对经营各环节能源消耗及减排情况的高效管控,平安科技打造了“1+N碳账户”系统,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通过1个碳账户中台,赋能企业经营过程的N个碳减排场景,助力平安构建多元碳普惠机制、实施“双碳”规划管理。

除了记录企业的碳排放情况,“1+N碳账户”也将员工的低碳行为纳入体系,鼓励员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为公司增加碳额度,让企业和员工在参与减排行动的过程中实现“双向奔赴”。

绿色职场打造低碳办公环境

在平安职场,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作为平安集团旗下支付机构,壹钱包创新绿色支付服务,与平安集团财务部携手打造出以“数字化、无纸化”为核心的“平安财智云消费平台”。针对企业公务消费的痛点,平台在持续探索流程优化、服务提升及运营产品对外输出、提升办公效率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无纸化运营、差旅线上化等举措,为公务消费打上“绿色”烙印,也为员工减少了公务出行的烦恼。

作为平安集团的全球后援中心,平安金服在今年年初制定了《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绿色运营方案》,从“人员、硬件、标准、意识、管理”等五个维度入手,有效进行成本管控,积极打造绿色职场。截至2022年11月,平安金服2022年度试点单位洛阳分公司用电节约量为25.6万余度,节省电费约25.6万元;用水节约量为630吨,节省水费约3906元;设备配件维修及公杂成本节省约6.8万元,累计节省职场运营费用约32.79万元。

向外生长:用金融力量撬动低碳流量

对内,平安以一系列“自绿”行动助力“双碳”进程;对外,平安则充分发挥综合金融的优势,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低碳融入大众生活,引导大众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和倡导者,激发社会各界形成合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服务贯穿保单业务全流程

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业内保险服务创新标杆,平安人寿始终将“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视作己任。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平安人寿的服务也迎来了新的升级需求——不仅要有温度,还要有“颜色”。

依托金管家APP,平安人寿打造了全流程线上服务闭环,以绿色数字化服务践行绿色运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低碳的“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服务覆盖了核保、理赔、业务办理、增值服务等四大环节。以客户最为关心的理赔环节为例:通过AI智能读取理赔资料,案件的审核时效由原来的0.5-2天时间提升至秒级,极大缩短了客户从理赔申请到获赔的等待时长。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平安人寿不断提升业务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保单服务全流程的效率及体验,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时间,也切实减少了纸质材料的使用和往返的碳消耗。数据显示,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为平安节省下来的纸张资源,叠起来比50个平安金融中心大厦还要高。

绿色平台助力大众低碳生活

“双碳”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借助集团强大的科技优势,平安银行联动个人金融消费行为和绿色低碳理念,将个人减排数据“可量化”,鼓励用户参与碳普惠实践,支持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型。

2022年5月,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正式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低碳家园”账户体系由平安银行携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是国内首个覆盖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双卡碳账户平台。

“低碳家园”向平安银行信用卡、借记卡全卡客户开放,用户可以通过公交出行、地铁出行、公共缴费、共享单车、新能源充电等日常生活中的绿色行为,累计碳减排量和绿色能量。

用户可使用绿色能量兑换绿色消费券、助农产品或公益捐赠权益。

绿色行动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沿着“金融+公益”两大路径,平安普惠积极践行绿色运营、支持绿色公益,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美丽行动”系列活动,以善之力、以美之行,扛起了绿色生态的社会责任。

在贵州,超过9家分支机构积极响应平安普惠的号召,组织员工、客户前往所在地周边水源开展净滩活动,累计在12个地州市开展40场净滩活动,共计清理垃圾80公斤;在江西,平安普惠员工利用周末时间,奔赴赣江各支流开展多次绿色净滩行动,为海岸线、河岸线做“美容”;在浙江,平安普惠发动金华、湖州、温州、嘉兴、绍兴、台州、衢州等7家机构参与净滩行动,通过联动社会公益组织、多地接力等方式,共同守护当地水域。

活动自发起以来,已经覆盖超过110个城市,吸引超过3400名员工志愿者和客户共同参与。“美丽行动”是平安普惠以公益链接社会、链接客户的起点,也是中国平安将绿色经营和公益善念积极融合的一次尝试。通过这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平安也将绿色公益的理念扎得更深、传得更广。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化,中国平安的绿色发展之路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减碳方面,平安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集团用纸、用电、差旅的碳排放总量约为1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碳超10万吨,按照一棵樟子松一年固碳10kg计算,相当于1000万棵,约合10万亩林地。

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平安在ESG层面的多年实践和积累得到了境内外的广泛认同。2021年,平安在全球碳披露项目( CDP )中获评 A-级,为中国内地金融企业取得的最高评级。今年,平安的MSCI-ESG评级被上调至A级,位列综合保险行业亚太地区第一名。而在福布斯中国首度发布的ESG 50榜单中,平安同样位列其中。

平安的承诺正在照进现实。未来,平安将坚定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决心,充分发挥其在综合金融、创新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绿色经营水平,推动都市生态绿色低碳发展,带动更多消费者共同参与节能减排,一起拥抱“双碳”时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