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阳学习 ”“带阳上岗”不应提倡:莫争一时半会,当爱惜保养肉身

带“阳”上岗,和刚“杨康”就劳作,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也未尽到“规避”的义务。有的人没有基础疾病,身体倍棒,因而觉得扛一扛没什么。但在身体有亏的状态下,人的大脑等器官的状态是比较低下的,做事的效率可想而知。而有的人有基础疾病,在“扛”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意外。

责任编辑:陈斌

在很多人“阳”过之后,一种新的考验也出现了。

一位微博主发了张同事拍的照片:一位行人踉踉跄跄走在下班路上。拍片者说,“感觉这位随时都会倒。”微博主由此感慨道,很多“杨康”“杨过”已经重返工作岗位了,尽管他们还很虚弱。如果没有特别着急的话,真没必要这么快返回工作岗位。

此前,一则短视频也引发热议:某地一名6岁娃高烧40度还能流利背诵《滕王阁序》。网友开玩笑说,“传说中的学习株”。但孩子的妈妈还是保持了清醒头脑:希望孩子快快好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两条信息,并不是孤立的。在地铁上,我听到两位自称某厂员工的青年男子的大声讨论,诉说自己不想复工但还是得拖着病体去扛;在亲朋那里,我则得知,还有不少孩子阳着还得写作业。当然,我也有过“疯狂”的举动,在“中招”期间,出于友情为朋友帮忙做事。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已经“杨康”数日,并且已经开始作自我反思。

作为一名全家“阳”过的人,我感觉,治病加休养才是走出病情困境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