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 小霞是跟听众并行往前的

“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人生里说不清楚的事情你可以借着音乐讲,哭着是讲,笑着也是讲”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浙江宁波

责任编辑:杨静茹

(受访者提供/图)

歌手黄绮珊说,许多人认识她是在她45岁之后。

2013年,黄绮珊45岁,参加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几乎一夜成名。老朋友陈洁明说,“她真正自信了。当年她觉得自己声音很好,但市场上没有反应,那种自信是不足的,是会躁动的。”工作机会与人气一道接踵而至,她的生活变得奔忙,“还多了些异于常人的复杂日常”。

如今回过头看,“参加节目让我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和圈子,回到大众的眼皮下。”黄绮珊意识到自己是离不开音乐的。

以《我是歌手》为节点,参加节目之前,她隐匿十余年,饱受“红不红”的困扰。之后,她断续发过几张唱片,最为人所知的是《小霞》与《小霞2.0》。在这两张专辑里,黄绮珊隐去艺名,用回本名,一改过往被视为“炫技”的唱腔,极尽质朴与澄澈。

人气始终像过眼云烟,来过那么一下又溜走。“说实话,每一个被关注过的人都不想失去关注,重点是以什么态度去抓住他们。刚开始可能你比较忙,渐渐淡下来后反而有了机会去思考。综艺、商演都是昙花一现。我是名歌手,舞台才是我真正的阵地。这次巡演就是我反思之后的一个结果。”黄绮珊说。

1

2022年12月13日的晚上,采访时已近10点,黄绮珊刚结束宁波场的巡演。演出在大剧院举行,木色地板,印有“绮望三十”字样的海报居于屏幕正中央。

出道逾30年,这是她第一次开全国性的巡演。

黄绮珊三岁就知道自己能唱歌。她跟着外公学唱京剧,一开口便吸引整个院子里的大人都过来听。她想,“我不跑调、音准好、节奏好,应该是唱歌的这块料。”十几岁时,她甫一接触台湾流行音乐,便能把邓丽君的歌唱得惟妙惟肖。后来考到重庆华桦舞蹈团,团内有歌队,算是曲线救国。有次她终于等到歌队队长肖健虎在舞团门口唱歌,她搬了板凳坐在一旁,唱了一首苏芮的《明天还是要继续》。唱罢,肖健虎说,“你再唱一遍,我不相信。”黄绮珊如愿转到歌队。

出道以前,她曾在重庆、贵阳、海口等地驻唱。与她合作过两张专辑的秦四风曾评价道,小霞是“野生”(Live)歌手,“她的唱腔里有许多高亢和即兴的部分,是经验非常丰富的现场歌手,而非偶像工业下成长的一代人。”

这张是:黄绮珊专辑《小霞 2.0》(受访者提供/图)

1991年,黄绮珊辗转至广州“卜通100”。彼时广州流行音乐发展势头正盛,“卜通100”作为原创音乐的集合地不仅有乐队与歌舞厅,也承载了艺人经纪和制作公司的属性。那英、朱哲琴、金学峰等人曾先后在这里表演。“无论欧洲或港台的歌手和乐手来到内地,必定会到‘卜通10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