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非凡”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有过和唐朝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七岁时同样的志向,只是在前进的路上,大多人慢了、停了下来,最终成为所谓的“凡鸟群”。

撇始点终,三笔成“凡”。在大多人眼里,“凡”主要表达平凡的意思,但从字形来看,“凡”字中的一点,或许也在暗示每个平凡人的内心都藏着不甘,渴望着突破与跨越。在每个看似淹没于人海的平凡位置,困顿、勇气、蜕变流转于每一个不构成历史记忆的瞬间,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出乎意料的动人自白。

从古至今,人们用日积月累的坚持,在这个世界投下了五光十色的斑驳倒影。他们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凡”字给出鲜活注解:“凡”并不是“甘于平凡”,而是在长期坚持与不断的突破中达到“非凡”,是经历、积淀与再突破。

“平凡”,起飞前的蛰伏

星光璀璨的演艺圈,也不乏“平凡人”。

演了24年戏,廖凡从未真正“红”过。

红。在这个名利奔流的圈子里,人人都期待一个“对”的角色:靠前的番位,高级的妆造,能引发网络传播的金句台词……站在风口上,搜索量和讨论度把演员一波波顶上热搜,皆大欢喜,红了。

廖凡始终没有在这个意义上得到胜利。

实际上他参演的影视剧不乏“爆款”:《像雾像雨又像风》《别了,温哥华》……千禧年前后,当同班同学李冰冰、任泉等人开始变得炙手可热时,廖凡还在影视剧里混脸熟。网友甚至为他写了一篇文章《苦命的廖凡》,历数他万年为人做绿叶陪衬的辛苦。

廖凡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没红,并不等于他甘于平凡。

蛰伏期间,他把自己全身心交给了接到的每一个角色。

2010年,因为拍摄《建党伟业》时两次从马上摔下来,廖凡的肩膀植入了12根钢钉,不得不进行6个月的休养复健。身心陷入低谷期时,他收到了《白日焰火》的剧本。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增肥20斤,在零下30℃的哈尔滨裹上厚厚的棉衣,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他的“型男”印象。

演员廖凡

2014年,廖凡迎来了最“红”的时刻。他凭借《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成为第四位拿下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华人影帝。就在前一天,他刚过完40岁生日。

这份奖项没有影响廖凡的方向,他没有追逐风口,依然流转在形形色色的大小角色中磨练演技。“要不然你永远在演某一类型的电影,会让自己受到限制。”他在《江湖儿女》中饰演一位出租车公司老板,在《南方车站的聚会》里演一名刑警大队队长,在《雪暴》中饰演劫匪团伙老大。

2019年,他接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网剧《沉默的真相》。其时,这种播出平台并未完全受到观众认可,影帝和网剧格格不入。不过廖凡更看重这种“新的尝试”,如他谈到过去那些不红的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我都会全力以赴,这是对角色的尊重”。

有人说廖凡是大器晚成,他自己从未介意认可来得比较迟。廖凡说,这个社会太着急了,慢慢积累比一下释放了要好。

这是他坚持的长期主义:在每一个或轻或重的角色身上竭尽全力,用不慌不忙的积累,对抗外界的评价标准,耐心等待属于他的春天到来,成为一个迟到的“非凡者”。

正如他在一支短视频里所说“这个世界或许有平凡的字,但没有平凡的名字”这是廖凡半生耕耘的朴实概括。在一个个小角色、轻角色的平凡积累下,他已经为廖凡两个字赋予了非凡的重量。

那支“没有平凡的名字”的短视频,传递出的“不甘平凡,走向非凡”的价值观,也是廖凡合作的飞凡汽车想要向公众表达的。凡,并非平凡,是脚踏实地的沉淀,飞,是超越自己的渴望 。

廖凡与飞凡汽车合作

不止步,是非凡的开始

廖凡的人生是长期积累后的“大器晚成”,如果遇到在巅峰与沉沦中反复横跳的人生,又该怎么办?

现任大连人主帅谢晖的答案是,坚持下去,追回来。

1993年,得到徐根宝赏识的谢晖被选入上海申花,就此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敢打敢拼的谢晖,20岁便在1995赛季的甲A中轰入10球,与范志毅、祁宏一同被称作“申花三剑客”。时任国奥队技术顾问的奥根雅诺维奇·拉德看过谢晖的表现后,直言他会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前锋。

光环不会一直环绕同一个人。加盟德乙球队亚琛后,谢晖一度成为主力前锋,不到2年又遭遇瓶颈。最差的一次赛季,他的出场仅8场,进球数为1,又与2002韩日世界杯决赛失之交臂。这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现任大连人主帅谢晖

而立之年,谢晖选择重新出发。2005赛季,谢晖回到上海申花创造了自己球员生涯的最后一次巅峰:出场25次,打进14球。这一年,他回到朱广沪担任主教练的国家队,随队在韩国首次获得了东亚四强赛冠军。此次的巅峰仍然未能持续多久,二度留洋的谢晖很快又迎来了低谷期。曾经鲜衣怒马的少侠,最终还是怀着一些遗憾谢幕。谢晖在2009年宣布退役。

在绿茵场留下的遗憾,谢晖决定换个方式“追回来”。退役同年,他便开始担任申花的助理教练兼新闻发言人,之后一路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到上海上港的助教,终于在2020年成为南通支云的主帅。

与同期队友早已成为过中超队甚至国家队主教练相比,45岁的谢晖属实掉队了。但他觉得这种“掉队”是合适的。“如果三十五六岁退役的时候直接当教练,没有那么扎实,现在做教练各方面都有底。”

2020赛季,谢晖成功带领南通支云保级。但教练旅程也同球员生涯一样多处转折。一则“酒后失言”的视频将他的主教练生涯按下了暂停键。谢晖收拾行囊去德国学习深造、沉淀。数月后,谢晖再度追回了自己的人生节奏。2022年3月19日,大连人官方发布公告,谢晖成为球队新任主教练。执教首个赛季取得的不错成绩,落笔勾勒出谢晖开启教练生涯后的又一个非凡起点。


回顾谢晖的体育人生,巅峰的辉煌与低谷的失落交织成为一条高低起伏的曲线,谢晖像一个不知疲惫的红点在曲线前端奔跑。他这样评价自己,“从踢球开始到现在,我能够走下来,就是从来没有放弃,我现在也没有出去‘串行’,我一直走在足球这条路上。”

纵然前路荆棘遍野,亦将无惧仗剑独行。

出走半生,谢晖始终保持“追回来”的积极心态,通过一次又一次“非凡的开始”,让绿茵场上始终有谢晖的名字。

“追回来”,藏着成功的智慧。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总有被绊住的“落后者”。难道落后了就只能一直落后吗?只有去追,才是唯一的生路。

“除了时间,没有追不回的东西,真正要追回来的,是一个非凡的开始。”同样在近期与飞凡汽车合作的一则短片中,谢晖道出了追赶的价值与成就非凡的途径。

短片中勾勒出的向上突破、绝不轻言放弃的人生哲学,不仅是谢晖的人生写照,也是飞凡汽车不断践行的坚定信条。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飞凡汽车有些姗姗来迟。

但迟到的“非凡者”,也是非凡的。

谢晖与飞凡汽车合作

结语

生而平凡,何以非凡?廖凡选择日积月累坚持本心,将每一个细小角色勾勒出不凡的人物弧光;谢晖坚信不断跟自己较劲,不止步于每一个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低谷,便能在人生下半场获得不凡成就。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坚持用那些别人眼中的慢,实现冲向终点的快。非凡的个体如此,非凡的品牌亦如此。

这也正是廖凡和谢晖与飞凡汽车达成双向选择的原因。

廖凡不仅与飞凡汽车有着一字之缘,大众也能看到长期主义在他与飞凡品牌身上产生共振的精神内核:脚踏实地,以凡之名,看见不凡。对谢晖来说,人生的骄傲和遗憾沉淀为继续奋斗、努力拼搏的决心,正如飞凡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表现出的“持续向上,成就非凡”的品牌生命力。

廖凡、谢晖、飞凡汽车,三者在追求非凡的不同赛道上形成了奇妙而契合的精神共鸣。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军备竞赛”阶段,飞凡汽车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所谓“凡”,是脚踏实地的沉淀,是长期不懈的坚持,成就穿越周期的品牌使命。

在2021年开启独立运营后,飞凡汽车并未选择贸然加速推向市场,而是对产品、体验、渠道以至品牌定位都进行了调整。在外界看来,2021年底到2022年中段,是飞凡汽车“慢”的一年,飞凡希望交付给用户的是成熟的产品和服务,给车主带来极致的驾驶体验。

飞凡汽车

飞凡深知,电动智能化演进不是简单的配置拉满,Model Y在这个领域很强,但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最优解是用户体验,每一项功能场景做到极致,就是极致的智能化。就如2022年9月上市的中大型5座纯电SUV飞凡R7,直接对标Model Y。其在用户感知最明显的硬实力方面,搭载了以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组成的“RISING MAX 3+1霸舱式巨幕”,以及基于33个顶级感知硬件的业界目前少有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等硬核产品力。但同时,备受用户喜爱的主副驾双区独立影院、AR- HUD高贴合实景道路导航、LCC智驾辅助等出行场景,也无一不提升用户的幸福感体验。

所谓“飞”,是超越自我的渴望,是厚积薄发的向上跳跃,以黑马之姿成为用户心中具有向上能量的独特存在。

市场表现佐证了飞凡汽车的品牌能量。其首款旗舰车型飞凡R7上市后,首个完整交付月(2022年11月)销量达到1501台,一举刷新30万元级中国品牌纯电SUV首月交付量纪录,并成功跻身中大型纯电SUV前列。而在12月,飞凡R7再次实现1531辆的交付量,杀入中大型纯电SUV销量排行前四。

飞凡汽车正在用坚实的积淀,突破的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非凡故事。

飞凡汽车

厚积薄发,非凡始成。所有潜心修炼的向上者,或早或晚,都将实现“平凡”到“非凡”的跨越。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就像人们爱说的,“非凡者”,虽迟但到。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