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手段刺激生育可行吗?看不见的“意愿”“幸福感”更关键

以设想中的某个统计目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生育率)作为政策依据不仅是一种认知误区,更可能因为古德哈特定律(当一个度量成为政策目标,就不再是一个好的度量)的聚焦效应而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据媒体梳理,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当下,说到“人口(负)增长”问题,人们通常会立刻联想到生育率的下降。确切地说,这个“生育率”是指实际完成(completed)的生育率。

有大量的学术、政策研究正是以这个生育率指标作为研究的起点,并由此演绎出一些经济激励建议。有时候,人们还会把它上升到文化、种族乃至道德层面,试图“标本兼治”。但问题是,这个起点设定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

生育行为并非草率或随机发生,它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主观决策过程,也就是期望(desired)生育率,也可以视为生育意愿。而在期望生育率之上,还有一个理想(ideal)生育率的概念,即“你觉得一个家庭生几个孩子是最幸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