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露:对作者来说,城市承载着记忆和意义

他说写作就像开车,开车要看一看后视镜,不可能一直看着前面。写作有一点像前行物体中的后望者,因为你老是要看看后面的。人是往前的,生活是往前的,但是你的观察、你的记忆很重要的是要依赖于两侧后方的观察。

责任编辑:李慕琰

孙甘露

上海是所有人的上海,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角度。

我一直打比方,就像一个你的爱人,她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大家都这么称呼她,但是,也有一个只有你才会称呼的名字。作家写作,也是从这样的个人角度,或者你只能从这样一个角度,你不可能跳出你自己,变成另外的人。你来描述上海,讲述你的生活经验,你所理解或了解的上海,它才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就像你的爱人。

这句话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你对你生活在其中的城市的感情,每个人对故乡,对他成长、出生、伴随了很多生活记忆的地方的感情。写作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命名活动,不管你写的是乡村,还是你生活的城市,或者是历史故事,都是在进行一个命名活动。

我们通常怎么定义一个人是哪里人,你是广州人、北京人、上海人,有很多可以描述的方式,比如你的出生地、你的户籍地,或者你的方言,你的生活经历,你在这里求学,在这里建立家庭,这些都是。但是还有一个在我看来最最重要的指标——你在这里埋葬过你的亲人。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你对这座城市、这个地方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你是这个地方的人,因为有你的至亲埋葬在这里。

写作是对过去的回望

变化是免不了的,不是今天,也不是只有上海。每个人面对这种失去,包括时间的逝去,或者叫怀念、追忆,不管什么时代,都是一样的。对于我来讲,上海的特殊性在于,在我生活的这个年代,确实它经历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从我有记事以来,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90年代,经济生活的巨大变迁,一直到眼前。你没得选,完全不受你个人的控制,所有人都一样,都被席卷进这个变化里面。

可能写作这件事情,就像普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