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疫情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完全结束

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梁万年:疫情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完全结束

如何理解“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谈到“决定性胜利”,对我们国家来说,意味着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完全结束。我国现在的感染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梁万年介绍,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最强的强度就是大流行,意味着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

“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的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梁万年说,“我们国家在整个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创造了一个典范。”

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梁万年指出,从疫情防控特别是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它的指标想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个指标是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一个是累计的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也就是累计的感染率。还有一个感染率的指标是新发的感染率,比如说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新发了多少人群的感染。

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它的免疫水平或者是免疫率,它的指标就是判断他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

第三个指标是看病原体,就是新冠病毒有没有发生质的、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如果是在一个亚型下只是发生量变,没有发生质变,这个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指标是从医疗卫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这个方面是重要的。

最后是看整个防控能力,从机制到控制这个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备。

新变异株XBB.1.5是否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高峰?中疾控:可能性较小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月8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通过监测已经发现了1例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关联XBB.1.5病例,为核心密接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密接人员健康检测及专家研判,没有再发现续发病例。我国刚刚经历了疫情大流行,人群体内留存的中和抗体会在短期内提供免疫保护作用,专家研判分析认为,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虽然XBB.1.5传播力较强,但目前数据显示,个体感染XBB.1.5后出现的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症状相似,没有发现其致病力增加。”常昭瑞说。

根据美国CDC网站数据显示,2月12日至18日,XBB.1.5在美国流行株中的占比为第1位(约80.2%),同时在欧美的几个国家流行毒株中占比较高,如加拿大(37.8%)、英国(32.9%)、德国(25.7%)。

中国疾控中心:当前是呼吸道疾病流行季,仍应科学佩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是我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需要继续加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院等重点机构人员聚集环境相对封闭,是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场所,需重点关注,相关场所应该做好症状监测,如果发现发热等症状病例增多的时候,要及时向属地的疾控机构进行报告。

“对于流感来说,每年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常昭瑞介绍,目前国内局部仍有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房间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继续保持合理规律作息,合理膳食以及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对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样有效。

未来是否仍会有致病力强的毒株出现? 梁万年:需做好准备

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曾演变出多种变异株。未来是否仍有可能出现传播力、致病力较强的新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对此表示,应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并做好准备。

梁万年介绍,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基本特征就是会不断变异。可以说,变异是这类病毒的一种常态化形式。

他进一步解释,从公共卫生角度看,病毒的变异分成两类:质变和量变。量变指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尚未发生大的变化,不构成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专业术语叫“漂移”;而质变指病毒变异已导致其传播力、致病力发生改变,对于在人群中的疾病流行和疫情的严重程度已产生影响,需要进行识别。

“新冠病毒的质变是备受全球各国关注、且时刻警惕的。在我国,针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工作,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梁万年说。

梁万年表示,新冠病毒变异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当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把控该病毒的变异方向。因此,从监测病毒、发现变异到快速反应,再到疫苗研发、药物监测、检验方法的优化完善等缓解,都要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监测并判断病毒的变异情况,要设定相应的工作规则、做好制度安排,对监测网络做好布局。

二是做好防控体系建设,包括对疫情的预警能力,处置能力,进一步研发疫苗的能力和快速检测能力,力争新变异株出现后,能够早发现、早处理,做好精准防控。

三是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的建设。例如在中医药使用方面,研发和使用针对重症救治更有效、更方便、更可及的药物。对病毒感染者的健康管理和康复等做好准备。

四是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保护。要倡导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个人做好防控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风险,但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风险较低

近期,有网友表示自己最近又出现了腹泻、发烧等情况,怀疑得了新冠肺炎,有一些个别的小学发现了学生初次感染新冠的情况,该如何分析这两种现象?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以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干、咽痛和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的症状,当出现发热和腹泻等症状的时候,应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

“目前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发生,既往没有感染者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常昭瑞说,学校是人群集中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以后,未感染者存在感染的风险。但目前由于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比较高,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比较低,当学校发生疫情以后,要平衡好疫情处置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关系,由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既往感染的水平、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疫情发展的阶段等进行综合的研判和风险评估。

国家卫健委: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疫情已经基本结束

如何理解“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谈到“决定性胜利”,对我们国家来说,意味着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它完全结束。我国现在的感染还是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梁万年介绍,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最强的强度就是大流行,意味着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

“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的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梁万年说,“我们国家在整个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创造了一个典范。”

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梁万年指出,从疫情防控特别是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它的指标想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个指标是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一个是累计的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人群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也就是累计的感染率。还有一个感染率的指标是新发的感染率,比如说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新发了多少人群的感染。

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它的免疫水平或者是免疫率,它的指标就是判断他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

第三个指标是看病原体,就是新冠病毒有没有发生质的、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如果是在一个亚型下只是发生量变,没有发生质变,这个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指标是从医疗卫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这个方面是重要的。

最后是看整个防控能力,从机制到控制这个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备。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会上介绍,2022年11月以来,国家卫健委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施重点人群分级健康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高风险人群实施健康监测。根据红、黄、绿三个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及时转诊。

二是迅速扩充医疗资源,保障救治需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短时间内由7337个扩充至1.6万个,设置开放率超过98%,重症床位由11.8万张扩充至40.4万张,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建立区域协同工作机制,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三甲医院,组织了16支国家医疗队,总计2400余名医务人员,在有需要时能够随时根据国家调派,跨省支援,在全国各省份组织5644家医疗机构,组建了118支省级医疗队,总计近6万名医务人员,有效满足各地区医疗救治需要。

三是做好农村疫情疫情的防控救治工作,以县为单位,网格化布局,县医共体,县乡村落实各自功能定位,将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纳入医联体管理。依托已形成的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组织全国1454家城市二级以上的医院,与2276个县区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并做到远程医疗服务24小时应诊,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巡回和巡诊力度,早期发现重点人群身体健康变化,确保能够及时送医就诊。

四是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看病就医需要。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诊疗方案和居家治疗指南,未出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患者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开具处方,线下进行药品配送,并提倡提供24小时线上用药指导。

五是不断优化医疗救治策略,出台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和第四版重症诊疗方案,明确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分类和早期预警指标。对于轻症病例早期介入,强化关口前移,坚持中西医结合和多学科诊疗,有效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建立国家级省级专家日会诊巡诊制度,分区包片、分批次赴各省开展重症救治训练工作,先后组织100余次国家专家组线上会诊,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疾控局:现已形成多个监测子系统,将开展疫情报告专项执法检查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在2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12月,为动态掌握新冠病毒感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及时监测病毒变异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评估医疗资源负荷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展监测渠道,形成了多个监测子系统。

这其中包括病例报告监测系统,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系统,哨点医院监测系统,病毒变异监测系统,污水监测系统,重点机构、聚集性疫情监测系统,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系统,医疗机构在院病例监测系统,涉及人群哨点监测系统,网络调查系统等。

现已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在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后,这一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科学研判了疫情流行趋势和人群感染水平,动态掌握和评估了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出了预警信号。

三年来,我国多次优化升级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根据防控政策,实时调整疫情信息报告内容。杨峰介绍,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运行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质量,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跨领域多学科的专家队伍,继续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提高数据收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分析能力,开展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疫情报告专项执法检查,推动依法规范及时报告。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三年多来,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米锋说。

米锋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压实“四方责任”,盯紧关键环节,继续完善“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进一步提升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密切跟踪研究病毒变异和传播情况,提升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和应急响应能力,优化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持续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托幼机构、学校等疫情防控,强化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提升群众防病意识,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