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掀起欧洲海底“暗战”丨智库视点

责任编辑:姚忆江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 丹麦国防部供图/图)

2023年2月8日,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其个人网站上爆出猛料,将2022年9月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真凶直指美国,称在北约 2022 年夏季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期间,美国潜水员在位于深海的“北溪”所有四个管道上安置了炸药,挪威人在三个月后将其引爆。此文一出,立即在国际政治舞台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保护深海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近年来,深海成为全球科学与商业新边疆。然而, 2022年1月,挪威水下无人传感器丢失,9月,“北溪”海底天然气管道爆炸等事件表明,国际深海领域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水下无人装备建设异军突起,推动水下作战迈入无人作战新时代。以欧洲为例,深海作战已经成为备战新重点、战略新疆域。

欧洲深海“暗战”加剧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美国媒体对“美国被曝秘密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消息保持沉默,并引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对于赫什的爆料,各方反应不一。

从深层次讲,这一事件暴露的是现行国际法对人工智能武器如海底机器人、自主无人潜航器等约束尚不完善,海底无人装备的管控法理依据缺失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地缘安全环境,欧洲深海“暗战”也在加剧,英、法、德、意等国竞相升级或研制多型海军装备,目的是确保海上优势。其中,水下无人潜航器成为研究热点,尤其以英法两国为代表。

2019年6月,英国国防部发布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招标书,希望发展大型、超大型无人潜航器。2022年9月,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向海军交付3艘新一代“雷姆斯100”水下无人潜航器,该潜航器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并装配最新传感器,极大程度提高了深海数据传输与执行任务效率;同月,普利茅斯科技公司向英海军交付1艘“鳐鱼”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整体长度接近 9 米,水下航速可达12节。12月,英国海军与普利茅斯科技公司签署价值1550万英镑的合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