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诚实的写作必通向光亮

“好的作家不会在笔下呈现一个他认为‘应该’的世界,而只是出于他敏感而真实的天性,运用训练有素的技艺,对败坏和更新这个世界的力量作更清醒、丰饶而个性的刻画。呈现的世界,光谱也会比较丰富”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周建平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2022年末,作家李静70万字的文集《我害怕生活》由单读和铸刻文化合作出版。涵盖戏剧和文学评论《必须冒犯观众》《捕风记》,戏剧剧本《戎夷之衣》,散文和诗歌集《致你》及有关王小波的文集《王小波的遗产》。怀着对文字的敬意,追求智慧、有趣,李静曾相信写作与制度革新能带来对社会的改变。中年后她依然看重人的自由与良知,更明白,在“冒犯与冒险”的生命底色之上,只有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不断仰望和接近“超越性的存在”,才可能触碰到生命的亮光。

雪花定律

2017年底,剧作家李静偶然翻读钱穆先生的《墨子·惠施·公孙龙》,被他引用的一个故事吸引:国士戎夷与弟子寒冬离齐赴鲁,到达鲁国时,城门已经关闭,二人只好露宿城外。若只凭身上的棉衣过夜,二人都将冻毙。最终戎夷解下身上的棉衣给弟子,弟子存活。

原文不过寥寥数字,李静却被戎夷的道德窘境震动:兼爱舍己的墨家能救人,却无法救自己。

“这故事能流传下来,可能也是弟子的一个自我拯救的行为。”那么,这弟子活下来后,他的余生将怎样度过?他将怎样回应戎夷舍命披在自己身上的这件棉衣?戎夷这粒麦子,在“不肖弟子”这块盐碱地上,结出了另一粒戎夷吗?

若戎夷之衣奇妙地照亮了弟子,他以故事的讲述和最终的义举回报戎夷的牺牲,完成救赎,这将是个抚慰人心的故事。

然而写起来她却发现非常无力,“难逃滥情和一厢情愿”。两件事改变了创作走向:一是江歌案的出现与变向,一是一段十多年前的对话。

2007年,成都白夜酒吧,作家刘慈欣向学者江晓原提出一个假设:世界末日,只剩下他俩和现场的女记者。“如果我们三人拥有人类剩下的文明,我们俩必须吃了她才能够生存下去,你会这么做吗?”江晓原说,他肯定不会吃。“吃了她,就丢失了人性,一个丢失了人性的人类,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刘慈欣的回答则可用他小说里的一句话概括:“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所有。”

李静认为这两件事实际上和戏的情境有本质的同构性。她开始重新思考弟子这个人物的道德特质,以及戎夷的行动边界。

在剧作里,名为“石辛”的弟子,经历了雪夜的活命,被师叔淳于蛟以性命威逼来解密鲁城救守图,似乎尚有责任可推。而此后,违背对师父的誓言,杀害师兄孟还,诛杀淳于蛟以邀功、投奔秦国,下令活埋20万楚国人,给齐国师兄报假信以毁灭齐国,一切皆受欲望驱使。到最后被秦王处死前,仍笑着宣称,自己拥有远比师父戎夷要“好得多”的一生。

剧本里,每幕“恶行”结束,石辛都会和舞台上的戎夷的魂灵对视。但他是怎样的心理?文本里没有展开。

“是我现在选择更深地背叛了你(戎夷),等于我让你更难受了一下。当他(石辛)从背负获救之债,到做了一件和道义相反的事情,他就不再有纠结了,而是有一种‘我战胜你了’的快感。”

好朋友问李静,写这么一个心像石头般硬的“彻头彻尾”的恶人,有什么意义?“感觉和自己也没太大关系。”

而李静眼中的现实里,越来越多的人同情显而易见的恶并为之开脱、追根溯源,因为“我们有同样的软弱”,就可以成为不悔过、甚至变本加厉的缘由。

“如果都因此良心无愧的话,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人性就会越来越稀薄。写石辛,不是要展现一个扁平的‘恶人’,而是将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各种试探,及面对试探与抉择时内心里可能的软弱、刚硬和贪婪,不再客气、不再体贴、谅解和辩护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她一直很感谢王小波早期杂文给她的教育:《沉默的大多数》里写到,两个学生在洗脸时为不同观点争辩、打斗,一个男生把另一人的耳朵咬掉——他原本可以一直咬着不被人发现。“到最后他终于把耳朵吐出来了。这件事表明:环境再恶劣,人性也有存在的可能。”

对于戎夷,一边是已经暴露出野心的石辛,一边是要从虎视眈眈的楚国拯救出的八万鲁城民众。多数人都要为此掂量、计算。“可是你要算出一个正义的数字吗?你真能保证救了八万人,此后的人生就会是一个正直的人吗?”在李静的设想里,戎夷并不是站在道德高点,只是不愿以正义之名,滑向罪恶的深渊。

对好人的描写,难逃说教。两年前的某日,窗边雪花飘落,李静心里蓦然一动——“你良心里飘着的小雪花是否安然无恙?”

“假如每片雪花都是有灵性的小生命,那么她们完好无缺地落在地上,不被踩踏不被融化,是不是就很重要?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这地是不是就很满足?平安就是这个地的感觉,因为完完整整地守护了每片小雪花所感到的坦然和满足。”李静把这段写在了第三幕,戎夷对无法懂得的石辛讲出,实则是讲给“老天”——一个超越现实的绝对的存在。

地面与天空

“李静天性里就有对良知的追寻,对未知的探索热情。”与之共事四年、时任《北京文学》社长的章德宁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