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天凤分尸案看人性幽暗:升米恩斗米仇,大恩反成大仇

民间为预防“恩将仇报”,提出了很明智的策略如“救急不救穷”。

当这种援助过于慷慨,且长久持续以后,就譬如你长年累月整斗整斗供给粮食,人性中的自私、贪婪、骄傲会产生心理异化:你的无私帮助被其认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而如果减少或停止援助,他就会认为你背信弃义、为富不仁,因而暴怒地攻击你。

长期受人恩惠者,所欠的人情债压在心头,还会产生心理自卑感,由自卑而生怨怒,企图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心理被动地位。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香港杀人分尸案引起社会轰动,目前的主流叙事是这样的:失踪多日的28岁名媛、名模蔡天凤,在离异后仍在金钱上继续照顾前夫,将自己在加多利山的豪宅供其一家居住,并以前公公作“挂名业主”,结果却遭恩将仇报,被前夫一家谋杀、碎尸、烹尸,其手段之残忍与变态,令人发指。

当然,“主流叙事”未必是最终版本,真实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不过,她被前夫一家以残忍变态的方式谋杀是事实,其他情节至少目前看起来是事实。引发公众关注的,除了残忍之外,主要是案件中包含的“恩将仇报” 叙事。

这一主题、类似事例,在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譬如《醒世恒言》著名的《故囚报李勉》典故: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鞠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