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为何再提“稳增长”?

“三稳目标指明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2022年经济发展增速与目标增速间存在差距,因而在2023年,稳增长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发现,地方官员介绍辖区情况时,热衷于引用当地GDP和相关经济指标在省内或市内的排名。“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发布国家、省、市、县四级GDP统计的国家。”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和同事设计了一套基于微观数据的出口质量测量方法。根据这套方法,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201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了30%;从2012年至202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又提升了25%。

“我们的确摆脱了对单一年份GDP增速的关注,有更多精力聚焦长期增长。”张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外界都是近两年注意到我们的增速,但如今的产出大多是五年前打下的基础。”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3年2月16日,贵州黔东南,某剌绣产品加工车间内。(视觉中国/图)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取代了过去两年报告中的“六稳”“六保”,成为中央政府今年要突出做好的工作。

转变早有端倪。

202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增长”时隔两年重新出现在大会公报之中。

公报中写道:“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疫情中的2020年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六稳”“六保”工作,罕见地没有提及“稳增长”。

“六稳”“六保”是过去五年中国经济面对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的新提法。

“六稳”最早是在2018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旨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外部环境的明显变化,具体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

“六保”则首次出现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旨在应对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具体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从“六稳”“六保”到新“三稳”,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将如何开局?

“三稳目标指明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22年经济发展增速与目标增速间存在差距,因而在2023年,稳增长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

在2022年经济增长未达预期之后,中央政府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被外界解读为稳健务实的增速目标,为高质量发展和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撰文指出:“中国需要将5%以上的经济增速维持得尽量长一些,最好能从今年开始连续保持五年,即实现‘双5’增长。”

从2013年算起,2023年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第九次提出区间性的增长目标。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十年的十份工作报告中,有六年的增速目标为“左右”,两年为封闭区间,一年为“以上”。此外,受新冠疫情突袭的2020年没有设定具体目标。

采纳“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有此名言。

1985年,中国第一次核算了“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初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780亿元。次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目标为7%。

在此之前,新中国一直依据“工农业总产值”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指标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未将非物质服务的价值纳入计算,也没有减去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难与世界接轨。直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仍是“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

经济学界通常将1985年作为划分改革开放后发展阶段的节点,从这一时期起,中国开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将原先的工农业总产值统计改为世界各国通用的GDP统计,按照三次产业分类定期公布。”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曾写道。

事实上,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提出了人均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