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最需要什么?良好的常识感是健壮精神的表征

常识从生活中来,只要诚实对待自己内心,就会逐渐积累起来。常识能帮助我们辨识某些饱读诗书者所言确有道理还是在信口雌黄。健全的常识与良好的常识感,往往是一个人拥有正常人格的前提,是精神健壮的表征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由于以写作为业,在很多朋友眼中我是个读书人,所以纷纷询问:推荐些书吧,读啥好啊?有的拿着几百元一本的大部头问:值得买吗?还有的说孩子7-8岁,打算培养他当艺术家,《西方美术史》《艺术哲学史》现在读咋样啊?

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大量阅读。很多人整套购买的鸿篇巨制纯属花冤枉钱。大家翻翻自家书柜,会发现很多书籍至多仅前20%页面有翻阅过的痕迹,后面80%仍书香扑鼻、崭新如初,根本没被翻开过,就长眠于书架了。

大家会发现,很多巨著最大的功效是催眠,比助眠类药物还好用。其原因是:人脑思维形成需要反馈与验证机制,阅读与灌输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印证,以生物电信号反复刺激那片记忆脑区,最终那些阅读信息才能成为自己大脑里生动、有机、长期的记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

如果仅仅死记硬背,在长期生活与生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