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境找回“好时光”——红树林栖息地的“生态探索”之旅

“树木隐现,继而淡出,融入天空、远景和泥滩,沙鸥猛扎入海,水花、阳光撒落,一片绚烂”,哥伦比亚诗人托马斯·冈萨雷斯在诗集中,如此描绘海岸潮间带上的红树林美景。

3月11日,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伴着碧空与微风,当白鹭在树冠闲庭信步,赶海农人在林间穿行,另一番美景正在“生成”。

脚踏海沙、挥舞锄头,志愿者在一片刚刚整理出来的滩涂上,挖出一个个约30厘米直径的浅坑,再小心地将红树林幼苗栽种其中,仔细固定。

看着刚落地安家的新苗,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副主任林德倍特别畅快。几年前,这里还被一种名为互花米草的外侵物种霸占,红树林生态受到极大破坏。

但幸运的是,从2021年起,干邑品牌马爹利与国际环保组织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开始在园区联合开展马爹利红树林保护项目。截止至2022年10月,1.88公顷原本被互花米草侵占最为严重的湿地得以修复与管护,1.9万株本土红树“收复失地”,为117种滨海生物改善了栖息环境,更是吸引了众多来自周边社区和社会的公众守护者。

2023年,基于项目启动以来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项目计划修复地域由1.88公顷扩大到3.76公顷,种植和抚育的红树总量将有望达到3万株。林德倍踌躇满志,他相信通过更深入的管理,将巩固提高生态修复项目的成果,“希望借此项目打造出一个绿色生态可持续项目的亮点和样板,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红树林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马爹利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项目第二阶段正式启动

脆弱的栖息地

如此“逆袭”,来之不易。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陆交汇地带的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被称为“海岸卫士”。

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全球红树林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而在中国,自19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造田、海岸工程和水产养殖等活动,红树林面积已从5万公顷减少到2.9万公顷,同时伴有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红树林保护。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2021年发布《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 年)》,提出到2025年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

作为响应,也出于对自然风土与生物多样性的一贯关注,2021年,马爹利将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作为其品牌在中国的首个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实践项目,联合保护国际基金会,致力于扩大红树林湿地面积并助力恢复其独特的自然风貌。首期项目,就选址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马爹利与项目各方召开红树林保护研讨会

项目正式启动后,包括公园、企业、基金会等各利益相关方,建立了一套合作机制,并组建技术专家团队赴海陵岛实地调研。经过调研,各方的目光聚焦在一个“棘手”的对手上——互花米草。

这是一种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北美引进用于护堤、固滩的外来草本植物。它根系发达、适应力和繁殖力极强,在沿海滩涂中快速蔓延,威胁甚至取代了本土植物,成为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臭名昭著的入侵者。2003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将其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互花米草的入侵,给包括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在内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带来极大挑战。它生长的环境与红树林类似,但适应力更强,往往与红树林抢夺生长空间,抑制红树幼苗的生长,最终取而代之。同时,它的草叶又密且长,叶片锋利,这些与红树不同的特性,侵占牡蛎、泥蚶、花蛤等滩涂贝类的生存空间,改变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也进一步减少以此为食的鸟类和部分鱼类,威胁到原有的生态平衡。

于是,在海陵岛国家湿地公园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一块互花米草入侵地开展红树林修复试验,便成为颇具“风险”但意义非凡的起点。

重建家园

但重建湿地生态体系,并非易事。最初,公园内这块近9亩的滩涂,95%以上的区域都已被互花米草占领。

由于互花米草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征,极难治理。地上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开花结果,通过种子的传播,快速复制。地下的根茎和须根也能吸收养分,自我克隆,通过无性繁殖,向外扩张。

目前主流的防控方式,包括遮荫、刈割、火烧、水淹等限制其呼吸或光合作用的物理手段,除草剂灭除等化学方法,利用特定“天敌”实现生物防治,以及用更具竞争力的本地植物取而代之。但总体而言仍缺少经济、环保、高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

2021年11月底,通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咨询,基于待修复地块的现状,及尽可能维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需要,技术专家团队决定“多管齐下”,制订出一套红树林修复和入侵物种防控综合技术方案——前期先以对环境干扰较少的物理手段清理互花米草,再在修复后的滩涂上种植乡土红树,形成对互花米草的生物替代。

2个月后,包括10余名当地农户在内的施工队,开始刈割杂草并翻根,在平整后的土地上覆盖上双层遮荫网,抑制其光合作用。同时,在地块周边,施工队还挖掘一条约3米宽、0.8米深的潮沟,联通地块周边水系,让试验地内互花米草形成“孤岛”,并加速其根部腐烂。

经过前期治理,修复地块内互花米草的生长终于得到有效抑制,并在2022年春天,迎来了第一批红树林种植。按照两种事先规划的不同方案,4000株提前培育的红海榄、秋茄、木榄等三种本土红树幼苗,被移植到滩涂之上。

“我们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红树,根据不同的潮位,在空间上进行分布,形成不同的种植带”,项目技术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教授辛琨解释,设计不同的防控种植方案,是希望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识别更适应当地环境的修复方法,为将来的红树林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种下种苗也并非一劳永逸。

“一年生,二年死,三年死光光”,这句红树林行业内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侧面印证了造林不易。一棵小苗长成红树大约需要五年,其间要面临海漂垃圾、浒苔缠绕、藤壶吸附、台风摧残、病虫害、人为伤害等种种威胁,还不得不提防互花米草卷土重来。

持续管护和监测幼林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自树苗种下后,项目保持对修复区域的密切监测——发生浒苔缠绕了,小心翼翼地将其清除;台风过境后,将部分死亡的幼苗及时补种;互花米草零星重现,则立即进行拔除。

细心呵护近两年后,根据生态监测数据,这一原本几乎被互花米草全部占据的地域,互花米草覆盖面积已趋近于零,而红树植物的覆盖率,则从零升至6.5%。同时,通过扩宽和延长潮沟,项目为底栖动物和鸟类营造了更为适宜的生态环境。根据公园工作人员的观察,潮沟中弹涂鱼、蟹类、鱼类的数量增加,来此觅食的鸟类也多了起来。     

结合项目生态监测和湿地公园近年鸟类调查结果,经评估,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至少117种滨海生物的栖息环境,包括73种鸟类、35种大型底栖动物和9种红树植物。同时,通过定期生态监测形成项目生态监测报告,为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积累了基础数据,也为改进保护地管理提出了科学建议。

“护林者联盟”

这些重建故事,后来也化作湿地公园的景致。在公园观景长廊尽头,项目修复地前,一块以手绘形式生动展现互花米草对红树林的入侵危害、项目生态修复过程和前后对比的解说牌立了起来。

而这也是红树林保育修复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邀请公众走近湿地,介绍项目正在开展的生态重建,并将保护红树林的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意识到红树林的宝贵及其面临的危机,形成最为广泛的“护林者联盟”。

“当地居民与红树林湿地和滩涂的关系十分密切,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修复,非常需要当地社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项目工作人员解释,保育修复绝不意味着与人隔绝,红树林湿地虽然被划入公园范围加以保护,但世代与红树林生态比邻而居、依靠滩涂讨生活的当地农户合理利用滩涂资源的权益也应受到尊重。问题关键在于,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马爹利邀请多方参与红树林生态探索之旅

于是,项目与广州市海珠区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引导和协助其进入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一方面举办红树林相关的科普讲座、自然教育、亲子活动,力求提升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在生产生活中采取红树林友好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项目组也针对红树林湿地生物资源利用情况开展社区调研和项目设计,探索开发周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同时,在本土社区之外,项目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意性的线上传播,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公众了解与支持。

2022年7月26日,联合国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项目联合湿地公园管护中心、青城环境文化发展中心、中山大学等开展了线上直播,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彭逸生在线科普红树林知识,还邀请公园讲解员袁丽珊带领公众“云游”湿地公园。

而马爹利也利用自己触达广大消费者的品牌优势,创新推出了多种公众互动创意。例如,2021年的“双十一”期间,联手芭芭农场开启了红树林虚拟种植限时活动,并从红树林的生长轨迹中汲取创意灵感,设计以红树科植物的成熟胚轴为造型的创意环保酒袋,吸引了超过700万消费者参与。

今年3月,“马爹利蓝氧骑士”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以虚拟种植的现实增强技术(AR),让用户可沉浸式地参与到红树林的“守护”中,并鼓励大家以每日签到、收集步数等方式积攒水滴,成为“蓝氧骑士”。

“马爹利蓝氧骑士”微信小程序于今年3月上线

据马爹利介绍,项目还将与元邦合作,于今年4月打造全球首个元宇宙“红树林数字湿地保护园”,以虚拟现实交互平台筑起梦幻“乌托邦”,用前沿科技手段再添一块红树林“保护地”,借此吸引公众尤其是新世代人群共赏红树林湿地生态之美。

马爹利品牌总监王想表示,“通过这些互动体验,希望提升全社会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的关注,鼓励更多人践行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号召更多人关心环境保护、了解红树林。”

马爹利将携手元邦打造“红树林数字湿地保护园”

与自然共生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日益成为国际共识。中国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下,出台了更多生态保护政策。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红树林湿地保护专项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湿地。同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也正式出台,要求严格保护现有红树林,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建设,科学营造和修复红树林。而针对互花米草给滨海湿地生态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也于今年2月启动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

广东阳江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试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红树林湿地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第一阶段的项目实践中,我们与马爹利及各方紧密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保护国际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晓海总结,“该项目将为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修复工作发挥示范性作用。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研究科学的红树保护修复方法,聚焦恢复生物多样性,更好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而对于马爹利,这一湿地保育修复项目,正是其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生态保护一直是马爹利的核心价值,土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均是其关注焦点。马爹利借助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助力红树林保育议题为更多公众所知,号召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议题,则是其商业向善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彰显。

作为保乐力加集团旗下的标志性品牌,马爹利“继承”了保乐力加“创享欢聚”(Créateurs de Convivialité)的企业社会价值理念,“旗下每一款产品的独特魅力都与其生长的土地密不可分,所以气候行动和保护陆地生物,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保乐力加中国董事总经理郭斌臣(Jerome COTTIN-BIZONNE)表示:“马爹利的佳酿需要在橡木桶中历经多年的陈年,恰如红树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生长成林。马爹利品牌秉持前瞻性的视野,将继续加强与各方的深度合作,助力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滋养风土,惠及社区。”

马爹利与艺术家袁隆携手打造艺术装置

最终目标在于,“为环境找回好时光,让地球变成好地方”。就像马爹利那只轻盈的金色雨燕标志寓意的故事那样——相传在法国,一只燕子曾被法国干邑地区的优美景色吸引,此后每年重回此地,生生不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