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二十年达成的新《公海协定》,和普通人有何关系?

拥挤的公海,是联合国大会授权针对公海生物多样性进行谈判的主要背景。

新《公海协定》尝试同时回应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公海生物遗传资源利用的公平;另一个是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在谈判中,可以看到“无主物”和“共有物”两种观念的竞争。

责任编辑:汪韬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1日,以色列哈德拉,地中海海岸处,一名浮潜者在沙洲鲨鱼旁边游泳。 (视觉中国/图)

“The ship has reached shore(船已靠岸)!”

纽约当地时间2023年3月4日傍晚,历经38小时的连续谈判后,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场会议上,来自新加坡的会议主席Rena Lee宣布“船已靠岸”,标志着在《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公海海洋生物的新条约达成。

新条约名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关于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管辖外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协定》,媒体一般简称《公海协定》。这一条约在海洋治理中的意义堪比气候领域的《巴黎协定》。当这一条约生效,在公海上设立海洋保护区就有了法律依据和正当程序,开展的具有较大风险的活动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公海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将得到规制。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当晚发表声明,称这具有“历史意义”,是2004年开始的相关谈判的“突破”,对于解决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公海协定》的通过在环保组织中引发一片欢腾。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过是新闻媒体上一则短讯而已。关于公海生物多样性,联合国大会在2004年就授权了工作组的讨论;2015年才决定要谈一个海洋法公约下的新协定;召开了两年预备委员会的会后,条约谈判正式开始,前前后后历时近二十年。那些掌声,那些黑眼圈,那些眼泪背后达成的公海协定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去问人工智能,TA只会把公海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列举给你,例如:海鲜、航道、矿产、吸收二氧化碳和热量,调节全球气候等等。

但这些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