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20周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探究中国企业的履责之路,回首历程总结经验模式,展望未来预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构建责任共识。
案例
-
中国平安:蓝图演进,CSR战略引领可持续未来
CSR战略是指引企业责任行动的灯塔。只有战略定位明晰、战略内涵与时俱进,企业的CSR实践才能更加符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责任进化三十年,中国平安的CSR战略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机制日趋成熟,展现了一家企业对于可持续商业和创造永续价值的坚定探索。 -
中国农业银行:守正创新,深耕“三农”履责之路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农业、农村与农民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动荡局势与气候危机面前呈现出更加多面和复杂的特点。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始终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农业银行深入实施“三农”县域战略,积极探索大型上市银行服务“三农”的独特模式。 -
越秀集团:改革创新,推动国资国企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越秀集团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坚持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将国有企业肩负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切实融入企业管理和实际业务,将履责与国家战略、企业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探索贴合时代脉搏、适应社会需求的履责方式。 -
洛阳钼业:包容发展,海外履责与业务成长共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许多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在当地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海外履责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洛阳钼业作为较早走出去的民营矿产类企业,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贡献当地经济发展为理念,从风险出发,构筑兼顾“社会责任”与“海外业务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阿里巴巴集团:使命驱动,追求商业之上的价值
阿里巴巴从成立伊始便是以解决贸易、信任、物流等社会问题来实现自身业务的发展,同时鼓励通过平台模式凝聚社会力量,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2021年,阿里巴巴将ESG确立为长期发展战略之一,倡导负责任的科技,并将自身的商业发展,和企业所处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寻商业之上的价值。 -
达能中国:振力征程,引领食品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降低饮料生产、加工、运输各环节的环境足迹,以及在气候挑战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协同上下游减少碳排放,是饮料厂商必须慎重应对的问题。 -
海尔集团:创新领跑,共赴可持续发展赛道
社会需求变迁处、人文关怀聚焦点,往往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创新发力点。无氟冰箱、变频空调,到适老化智慧家居产品,海尔对准环境要求、社会风向、用户习惯实施研发,将用户纳入到产品设计和优化环节,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家电行业面向更绿色、更人性发展。 -
国家电网:静水深流,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落地生根
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落地存在认知难、融合难、工具缺乏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致力从管理变革的角度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近二十年的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双向驱动、示范引领”型社会责任工作推进模式,为在大型企业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落地,提供了借鉴。 -
建设银行:数字普惠,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建行以新金融理念为引领,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金融客户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等社会痛点问题,重塑普惠金融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将“数字”与“普惠”有机结合,持续丰富产品服务供给,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
腾讯:持续迭代,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
从企业公益到全民公益,从承担社会责任到创造社会价值,腾讯不断探索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履责内容,试图扩展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履责边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的确立,打开了腾讯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局面,也为企业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融合、共促提供了新方法。 -
黄老五:善小常为,企业与社会和谐共生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边界如何明确则需要中小企业在实践中进行探索。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带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履行社会责任要回归本质,以优质产品为载体,关爱员工,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 -
雅莹集团:至诚致善,成就可持续之美
在全球价值链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有挑战,也面临机遇。作为民族时尚集团,雅莹集团自创业阶段即树立起朴素的责任文化,践行为消费者带去美的责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完善社会责任治理体系,逐步构建起绿色可持续的时尚商业模式。
建言
-
郭沛源:专业机构要帮助企业解决真问题
CSR专业机构如果只能帮助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那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甚至在未来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一份报告。因此,从业人员首先需要成为企业管理的专家,帮助企业解决真实的问题。 -
郭毅:激励和约束企业履责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
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同主体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寄予了不同期待。激励和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 -
刘卫华:评比表彰促进了CSR发展,但需警惕变味走形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报告评级、榜单排行等评比表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但需要时刻警惕这类活动变味走形。 -
吕建中:CSR经理人快速成长,但领导力仍需提升
CSR经理人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的角色演变,经历了从海外模仿学习,到本土探索实践,到创新引领的几个阶段,这期间也伴随着CSR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在企业社会责任向着与公司战略和业务管理融合方向发展过程中,CSR经理人也由以往的活动组织者,向项目策划者,更进一步向战略决策参与者演进,特别是随着ESG兴起之后,CSR经理人的执行技能、战略思维显得更为重要。 -
王晓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太少
大部分企业写完社会责任报告,就不知道该干啥了,而且认为能发报告就已经不错了。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是太少。 -
周国银:追本溯源,警惕将ESG简单化
如果说过去40年国内CSR主要措施是宣传、培训、慈善、认证及报告等企业运营外围活动,接下来CSR将逐步升级企业战略和业务要求。 -
唐伟珉:从不被理解的“空气买卖”到加速发展的碳市场
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以“碳排放权”作为资产标的进行交易的碳市场,成为各国低碳转型的主要工具之一。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谋定而后动,从技术引入、城市试点到全面上线,持续行在最优路线上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
陈锋:ESG应纳入一切投资决策
见证
-
这一连串来之不易的数据,促成了国家的点滴改变
从2003年到2023年,南方周末见证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逐步壮大与点滴改变 -
为何这群业界先锋纷纷为社会责任发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20周年,与你一起履责·向未来。 -
动画 | 履行社会责任,我们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
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2023年,南方周末启动CSR调研20周年系列活动,与众多责任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机构,共同探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的趋势与特征,分享知识与洞见、深化共识和行动。进入“履责·向未来”专题,了解南方周末CSR调研20周年:http://www.infzm.com/contents/245401 -
20年再出发丨202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