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20周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探究中国企业的履责之路,回首历程总结经验模式,展望未来预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构建责任共识。
建言
-
刘卫华:评比表彰促进了CSR发展,但需警惕变味走形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报告评级、榜单排行等评比表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但需要时刻警惕这类活动变味走形。 -
吕建中:CSR经理人快速成长,但领导力仍需提升
CSR经理人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的角色演变,经历了从海外模仿学习,到本土探索实践,到创新引领的几个阶段,这期间也伴随着CSR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在企业社会责任向着与公司战略和业务管理融合方向发展过程中,CSR经理人也由以往的活动组织者,向项目策划者,更进一步向战略决策参与者演进,特别是随着ESG兴起之后,CSR经理人的执行技能、战略思维显得更为重要。 -
王晓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太少
大部分企业写完社会责任报告,就不知道该干啥了,而且认为能发报告就已经不错了。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是太少。 -
周国银:追本溯源,警惕将ESG简单化
如果说过去40年国内CSR主要措施是宣传、培训、慈善、认证及报告等企业运营外围活动,接下来CSR将逐步升级企业战略和业务要求。 -
唐伟珉:从不被理解的“空气买卖”到加速发展的碳市场
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以“碳排放权”作为资产标的进行交易的碳市场,成为各国低碳转型的主要工具之一。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谋定而后动,从技术引入、城市试点到全面上线,持续行在最优路线上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
陈锋:ESG应纳入一切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