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兵:一边赶时间,一边写诗

为什么要写诗?王计兵给出的答案是“不得不”——在我心目中,人和动物之间有区别,是因为我们有强烈的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欲望,这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当有外力压制它的时候,味道就变了。够强烈的时候,就会激发出“淬火”一样的感觉。就像方便袋里装上水,扎一个洞,扎得越狠,喷得越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江苏昆山

责任编辑:周建平

2月28日,王计兵在自家百货商店翻看手机上随时记录的“诗”的碎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韩茹雪/图)

请原谅,这些呼啸的风 原谅我们的穿街过巷,见缝插针 就像原谅一道闪电 原谅天空闪光的伤口 请原谅,这些走失的秒针 原谅我们争分夺秒 就像原谅浩浩荡荡的蚂蚁 在大地的裂缝搬运着粮食和水……

写下这首诗之前,王计兵刚摆脱“最危险的送餐经历”。那天晚上,他刚按订单标注的地址送完外卖后,顾客打来电话说地址填错,那是前男友的住址,让他重新送到新地址。返回去取外卖时,王计兵被醉酒的男人拉扯,幸得在场朋友解围。他发现那个男人眼里有泪。把外卖送给女孩后,王计兵说了句,他好像挺在乎你的。女孩也红了眼眶。他因此写下上面的诗篇《请原谅》。

诗人王计兵的另一个身份是外卖员,奔跑的行程累计达15万公里,相当于沿着万里长城跑了15个来回。在城市穿梭的日子里,他看到更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外卖员、农民工、保洁员、保姆……他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奔波,却跑丢了自己的身份:既不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个落脚之地,又不断地远离故乡和父母。

王计兵在奔波的缝隙中写诗,如同来自民间的行吟诗人。2023年,54岁的他出版了诗集《赶时间的人》,其中有些诗出版前就在网上流传,曾有单篇诗歌阅读多达2000万人次。

互联网时代,许多新一代工人不再局限于封闭空间和流水线,从“螺丝钉”到“蚂蚁”,他们有各自的路线,比如外卖轨迹、快递轨迹、跑腿轨迹……王计兵记录下他们共同的狼狈与自尊:我也有自己独立的国度,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瘦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最后一课

浩渺的微山湖前,小小的少年捧着本书,一个人,大声朗读着,读完喊一句“报告老师”,响亮清脆,仿佛置身一节热闹的公开课。表演着,表演着,少年一阵开心,都读完,又一阵失落,这是王计兵发现自己想读书的开端。

回忆中,这是他初二“下学”的节点,发现没有书可以读了。此前他没感觉书有什么好的,每天只知道本本分分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那天,他知道自己从此和读书没缘分了,想到了课文《最后一课》,悲从中来。

家里兄弟三个,王计兵排行最末,小时候身体不好,体力活都是哥哥们承担。他记得自己已经是十六七岁的青年了,农忙的时候,同龄人都去地里收麦子,父母安排他看守晒麦场,和他一道的都是几岁的小孩子。

有一次,父亲在收音机里听到武校招生的广告,说是“文武兼修”,适合体弱的小儿子。到了才知道,只有小学是文武都教,跟王计兵一般大的初中孩子,只在学校的固定时间学武,其他时间到附近学校去读书。那时候没电话,没书读的王计兵给父亲写信,父亲收到信赶到武校,新学期已经开学将近一个月。

武校舍不得放一个生源走,一年的学费是一百四十多元,那是上世纪80年代,抵得上当时“三大件”里的一辆自行车。武校承诺,学成后让王计兵留下当教练。王计兵不甘心,才有了开头的“悲从中来”。后来他跑到书摊去淘书,基本是教材,从初三开始,一直买到高三的,都是语文课本。

念了两年后,1988年,家里二哥娶媳妇需要钱盖房,王计兵中断学业,开始外出打工。先是去沈阳做木工,下工后别的工友基本混在一起打牌消遣,王计兵不喜欢,又跑去书摊看书、淘书。有时候书读到一半,第二天再去发现已经卖掉了,他就自己编情节写下来,慢慢发现写东西这个事情很好玩。有时候再碰到自己“写”过的那本书,惊讶地发现后面的情节和自己编的类似,“我让他这么干,他真就这么干了”,他兴味更浓。

一年后,王计兵返回老家,在村里的河中捞沙,那也是他写作最“狂”的时候。给二哥置办完新房,家里一贫如洗,村里人闲话说王计兵这辈子结婚没指望了,家里穷成这个样子。写作成了他抒发甚至发泄的渠道。有时候写得入神,还会往衣服上写,村里人一度觉得他有些疯癫。

捞沙能挣点钱,父亲把一些零钱拿给他,他继续拿去旧书摊淘书。有次,父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