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龄老人要结婚,关子女什么事吗?

子女们担心与纠结的因老人结婚而可能引致的各种复杂局面与状况,两家人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友好协商与妥善安排婚后老人的日常照料、照顾老人的时间与费用安排、常规疾病治疗、一方发生重大疾病或归西等突发状况处理、两家往来方式等诸问题,甚至双方可以签订婚前协议,把相关事宜讲明白、说清楚。

作为最大难题的财产处置,如果两家人协调起来确实为难,不妨考虑只办酒席、婚礼,而不领证。坦白说,老人“结婚”,更多是图一个名分,公开请酒,公开两人的关系,就能有效堵住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就能有效解除老人最大的心结。

责任编辑:陈斌

不久前,我的老乡兼好友阿亮电话我,向我倾诉一件事。他父亲八十有四,丧偶多年,后面认识隔壁村一位同样丧偶的76岁老太太,两人一起搭伙过日子,已三年有余。按说,两位老人就这么处着,挺好的,相互有个照应。但令阿亮烦恼的是,两人处出了感情,他父亲想与老太太结婚,还向他要十万元,这着实让阿亮犯愁。

提起“搭伙过日子”,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夫妻中的一方在陌生城市里打拼,偶遇聊得来的异性,为了节省生活成本,也解决内心的空虚与寂寥,还包括生理方面的需求,选择做“临时夫妻”。这种现象在中青年群体中相对普遍,但也经常遭遇来自道德层面的谴责。

位于乡下的留守老人也开始“搭伙过日子”,算是稀罕事。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传统道德观念浓厚,耄耋老人丧偶,自然由子女抚养,直至终老。一旦其结识并爱上了别的异性,甚至有组建家庭的愿望,通常被认为“老不正经”“为老不尊”,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风言风语,经常让老人及其子女脸面全无,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但现实问题是两边的儿女平日都工作在外,没有办法做到驻守老家陪伴与照顾老人。作为替代性方案,年轻人也想过接老人进城一起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