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履责,何以光大

得益于光大银行的“物流通”服务,福州的网络货运司机张师傅终于能够更加快捷地实现找货、议价和运费结算了。

“开春以后我就没闲过,今年各地货主们的运输需求特别旺盛。你看,我刚又接了一单。”张师傅熟练地用手机在线接单。快速找货、及时结算,这让张师傅干劲十足。

在此之前,大量货主在集中时段的高并发支付结算,以及货主与司机身份信息的快速验证匹配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痛点。前者考验物流平台的结算系统技术能力,后者则影响货主对平台和司机的信任。对于大多数物流平台来说,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容易。

而类似大量隐藏在行业场景中的痛点堵点,或显著,或微末,都不易为外界所察觉。

融于场景

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但如何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日常运营,企业的答案各不相同。

传统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过程中对其利益相关方应负的责任。然而,从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社会功能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双重性:既要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又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

具体而言,银行一方面要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如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保障员工权益、支持社区发展等;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支持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领域的发展。

毫无疑问,任何一家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都肩负着复杂且多样的社会责任,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又要心系“民之小事”。

光大银行以“客户”思维、“场景”思维,洞察经济社会各类场景中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存在痛点和堵点的场景,提出金融解决方案,这不仅是从技术层面探索金融服务的转型路径,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新的尝试。

哪里有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的需求,银行的金融服务就到哪里,金融机构的履责之地就在哪里。

正是洞察到网络货运场景中的痛点,光大银行推出了物流通金融服务,为合作的物流平台提供会员身份认证、资金划转、日终对账、凭证打印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货主企业管理分散的订单和账户,让货运司机的劳务报酬即时到账。

货运司机的收入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物流通对货运司机结算痛点的疏解,无疑关怀到了这些家庭的迫切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光大银行物流通交易金额超过1900亿元,累计服务了820万货车司机。

挖掘场景,贴近需求,让金融如光一般照进生产生活的万千场景中。

针对灵活用工群体的金融需求,光大银行推出“灵工通”产品,为骑手、农民工、网约车司机、家政人员等群体,提供成熟的账户体系和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助力零工经济发展。

针对居民购房过程中存在的交易各方资金信息不对称、传统线下模式交易不便捷等问题,光大银行推出“安居通”,以“账户管理+支付结算”为基础,依托银行信用,为房屋买卖等场景提供交易资金托管服务,为老百姓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顺应便民缴费的数字化浪潮,光大银行推出“云缴费”服务,持续打造便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向用户提供水、电、燃气、通讯、供暖、社保、教育、交罚、物业、医疗等25大类、14000多项线上缴费服务,方便居民缴费的同时,有力支持了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责任不虚。崇高的责任理念更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体现。

截至目前,光大银行围绕交通物流、房产交易、灵活用工、智慧出行、智慧校园、医疗健康、供应链服务等各类场景,打造系列产品,让金融服务无缝嵌入生产生活之中,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落在细节

如果说在民生领域的担当履责是心系“民之小事”,那么服务国家战略就是胸怀“国之大者”。

作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是光大银行的天然使命。不同的是,在践行国有企业的宏大责任时,光大银行依然选择为宏阔的家国叙事找到鲜活的金融场景。

碳中和战略落地于哪些具体的场景之中?乡村振兴的哪些场景中需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在助力碳中和进程方面,光大银行不仅强化了顶层设计,发布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制度,提出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在总行层面设立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更为重要的是,持续丰富“双碳”场景下的金融产品。

据介绍,光大银行创新推出了“碳易通场景金融”模式,以全国碳交易所为依托,为参与碳配额交易的电力企业提供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绿色债券、支付结算、账户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运营当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的创新型综合资源利用环保型企业,也是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2022年5月,光大银行在了解到和特新能源的资金需求后,运用“碳易通场景金融”业务模式,为其制订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3万吨碳排放配额的质押登记,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帮助企业盘活了碳资产,保障了福州市福清元洪投资区内20多家企业的能源供应。

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光大银行有序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方面投入金融资源,加大对农业农村场景中的金融需求的挖掘,创新信贷产品,如发布“阳光兴农金融服务包2.0”,持续打造“阳光惠农贷”品牌,形成多维度、多层级助农项目体系。截至2022年,光大银行各分行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共计准入53款,贷款余额超160亿元。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是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的战略性电商平台。自2019年起,光大银行应用“光付通”数字金融产品,为其提供商户注册、账户管理、订单支付、信息查询和系统通知等服务,并免除全部手续费用,切实减轻了商户负担。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2022年光大银行出台助力稳经济大盘、支持实体经济的22条举措,开展“稳经济、进万企”系列活动,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经济大盘稳定。

为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光大银行推出“红星计划”,对制造业、绿色贷款、专精特新等信贷项目赋予“红星”标识,每符合一项要素标记一颗红星,红星越多,利率优惠越大。

致广大而尽精微。

将抽象的社会责任理念落实到金融场景的细节之中,宏大的责任有了生动的实践注解,日常的金融服务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嵌入管理

科学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扎实的知识能力能够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以负责任的运营强化风险治理,是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企业行稳致远的有效途径。

2020年,光大银行就制定了社会责任发展的三年规划,谋划重点围绕责任管理、能力建设、责任实践、责任传播、市场沟通等社会责任模块,共计十六项行动、二十三项具体任务,开展社会责任系统化建设。

三年砥砺,颇有成效。

在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方面,光大银行目前已经建立了涵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级的社会责任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程序。在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定印发了《中国光大银行社会工作管理办法》《分行社会责任工作考核评价方案》《中国光大银行对外捐赠管理办法》,填补了制度空白。

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方面。光大银行每年以收集社会责任报告素材为契机,开展社会责任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全员社会责任认知,提高一线业务人员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配合光大集团开展社会责任领域的专项研究,通过知识积累和分享,促进全行社会责任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社会责任沟通传播方面,光大银行建立了全面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向公众展示社会责任工作的成效。2022年,光大银行策划开展了支持实体经济、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服务民生、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的系列宣传,向公众传播光大银行回归金融本源、践行社会责任的成果和实践。

在强化资本市场ESG沟通方面,凭借在ESG领域的优秀表现,2022年光大银行入选了福布斯中国发布的“中国ESG50”榜单和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在企业与社会各方的不断互动之中变化,其动态性决定了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永无止境。

光大银行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管理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无论是为了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满足外部相关方的期望,光大银行在社会责任制度安排、能力建设、沟通传播等方面仍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理应如水一般,润泽千行百业。期望更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社会责任融入具体的服务场景之中,善利万物,让美好发光。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