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鸣:金融视角洞悉消费复苏趋势——广东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报告解读

412日,2023年中国消费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此次论坛由海南省商务厅、广东省商务厅指导,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汇聚政府、学界、媒体、企业等多方力量,以扩大消费与消费结构转型为核心议题展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鹤鸣作了题为“金融视角洞悉消费复苏趋势——广东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报告解读”的分享。这是机构媒体发布的首份广东省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报告,更是国内首份通过深调研金融机构的维度对广东消费市场的复苏趋势进行的深调研报告。

他指出,金融交易数据是洞悉各类消费交易的最鲜活的实证,金融交易数据可以穿透式揭示消费复苏情势,印证各项消费复苏政策的落地效果。另一方面,广东是中国消费第一大省,规模占全国的1/10,广东的消费复苏对全国的消费振兴具有极强的样本意义。因此,通过金融视角对广东消费复苏趋势进行深调研,相关结论和建议对全国的消费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生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刚刚完成的一份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成果——《广东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报告》。为什么我们选择金融视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消费行为都参与形成了海量的金融交易数据。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我们的消费习惯。在我们看来,金融视角看消费复苏的意义,在于金融交易数据是洞悉各类消费交易的最鲜活的实证,金融交易数据可以穿透式揭示消费复苏情势,印证各项消费复苏政策的落地效果。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广东消费?因为广东是中国消费第一大省,规模占全国的1/10,广东的消费复苏对全国的消费振兴具有极强的样本意义。

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州银保监局、广东省商务厅联合指导和支持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从1月下旬到3月上旬,对广东31家主流金融机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几乎涵盖了广东省内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广东省分行、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广州分行、4家总部在广东的商业银行、两家信用卡中心和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我们调研了中国人寿集团和广东银联,前者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后者是中国银联在全国最大的省级分公司。我们还对五大银行的广东省分行的行长进行了专访。

在全省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等宏观方面,我们还得到了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发改委和广东省统计局等部门的积极支持。

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携程和飞猪等6家互联网平台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消费大数据,我们据此进行交叉验证。

本次调研报告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东消费复苏的基本情况。

广东消费复苏始于2021年,2022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张表是根据2000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为基点进行的回归分析,从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广东的消费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当时广东的消费占全国大约1/8,从2010年到2019年,全国消费增速就逐渐超过了广东,2019年广东消费首次突破了4万亿,这个时候全国消费总额已经突破了44万亿,广东的占比降至1/112020年的疫情期间,广东和全国一样,消费出现了罕见的下跌,2021-2022年广东消费复苏明显好于全国,2022年末广东消费在全国的占比又回到1/102022年最具代表性,大家可以从图中看见广东消费的顽强与韧性。

下面看看今年的情况。这是广东省统计局上个星期刚刚发布的1-2月份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其中餐饮增长18.8%,但是商品销售几乎零增长。

在调研中发现,广东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存在“二八现象”,所谓的“二八现象”是指珠三角9市的GDP和粤东西北的比值常年保持在82,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值也符合这个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深圳是两大消费中心城市,同时肇庆、河源、汕头、珠海、汕尾等五市去年出现负增长,但是汕头、汕尾等地今年消费反弹却是最强烈的。

按消费品的分类来看。商品销售约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成,餐饮占1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前两个月餐饮消费增长接近20%,但广东消费指数整体只增长1.8%,是因为商品销售增长陷入停滞。实际上数据里还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品种,是住房消费,今年前两个月广东住房消费有了复苏的迹象,但调研发现远远没有成为消费复苏的现象。

这是我们根据广东省政府官网收集的与促消费相关的政策措施,截至3月初,可以从中看出发布的频度较高。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广东省的政策出台频度是过去疫情三年以来最高的一次,由此可见广东省层面对促消费的重视程度。

看完广东的促消费情况,第二部分看看本次调研的重点课题:金融机构如何赋能消费。报告对金融机构给出了三个定位:执行者、参与者、受益者。

执行者。广东省商务厅自疫情以来联合广东银联及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协助全省各个地方政府持续发放多轮消费券,2022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累计发放了726万张,覆盖了广州、东莞、珠海等19个地市,涉及汽车、零售、餐饮、文旅等多个场景,直接及间接带动消费金额57.6亿,消费乘数12倍。主流银行今年积极调整经营政策和考核指标,以实际行动助力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我们的调研显示,有55%的受访金融机构对其经营政策和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以促进与消费直接相关的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等业务更好发力,另外还有10%的金融机构在消费保障方面采取措施,间接为消费复苏保驾护航。

参与者。在促消费的大旗局中,各家金融机构协同在促消费一线携手营造消费复苏的良好氛围。今年春节期间,广东银联联合广东7家商业银行开展了主题促消费活动,覆盖广东省内超过260个品牌商圈,三千多家门店,广东银联还牵头12家银行共同组建“金融助力广州国际消费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产业联盟”,进一步提高消费券的活动力度。

金融机构在促消费中也互为竞争对手,我们通过这张矩阵图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吃、住、行、游、购、娱、教育、医疗这八大生活领域是主要的促消费场景。第二,餐饮、购物、交通等小额高频的消费场景是金融机构促消费主战场。第三,医疗、教育是金融机构促消费发力和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第四,数字人民币的业务,是金融机构助推传统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受益者。消费复苏最终要靠每个市场主体的真实业绩来实现,2月末超过9成被调研金融机构确认,他们在支付结算、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等与消费直接相关的业务中,至少有一项业务的业绩超过了去年,甚至超过疫情前。

我们对五大商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一把手进行专访,结果发现,加大信贷资源供给,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生态;完善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创新开发更多定制化产品服务;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满足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注重消费券发放公平性;促进跨境游、港澳游市场复苏;促进消费下沉,提升三四线城市、县域、乡村环境消费升级,支持新消费领域即时金融服务等八个方面是他们重点提及的促消费举措,我们觉得这些举措基本都是极具针对性的,尤其在房地产相关方面,多家银行提出要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这是很好的信号,在将来的消费复苏过程中应该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结: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以发现,金融机构与消费之间有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对整个消费链条的有效性、完整性、可持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金融机构应该要想方设法更了解客户、更有针对性地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部分:前面也提到了各个地方促消费、消费复苏的情况,我这里再快速过一下。

从行业来看,小额高频的消费复苏是最快的,大宗消费稍慢,广州、深圳是消费活力的主要源泉,但粤东西北的文旅消费复苏更快。我们还通过对美团、饿了么、携程、飞猪等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大数据进行了交叉验证,从中可以看出来,一季度广东的餐饮消费复苏更强,但从二季度开始,大宗消费会稳步复苏。

具体来看一看汽车,每年一季度尤其春节期间是汽车消费的传统淡季,今年也不例外。通过跟踪交强险的上险量,数据显示,到35日广东累计上险量同比下降32.51%,在全国主要汽车消费市场中跌幅最大。

旅游。我们梳理了广东21个地市2023年的春节旅游市场统计信息,并与2019年的同类数据进行了比对,珠三角9市和粤东西北的游客接待数量大概各占半壁江山,汕尾、佛山、潮州和江门等城市今年春节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超过了疫情前。

线上消费方面,疫情三年线上消费成为最大亮点,现在线下消费重新打开,线上消费会不会失速?调查发现其实没有,1-2月广东线上消费的零售额同比增速与去年12月份基本持平,比同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还是要超过10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部分,调研的最后,我们转换角度,从广大消费者的角度看促消费的成效,结论与我们对金融机构的调研基本一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随机发放问卷,从回收的四千多份有效问卷来看,城市的中产家庭、中产人群回答问卷积极性最高。主要原因是中产群体本来就是最关注消费的,也是消费的最大主体人群。

另外,公众调研进一步印证了对住房消费的关切,刚刚几位专家都已经专门提到了,我再补充一下。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住房消费在居民的各类消费中是大额、低频消费,刚性较明显,在总消费支出不变甚至略有降低的前提下,会对其他消费形成挤出效应。因此我们建议应该设法增加消费的支出弹性,例如对失业、降薪人士的月供,金融机构可给予一定缓冲期,帮助其渡过难关。

消费券是我们现在很熟悉的名词,调研中听到很多人在说消费券太难抢了,但也发现,消费券领而不用的情况也非常普遍。为什么消费券经常领而不用?我们分析了原因,主要是消费券的条款设置,像使用商户的限制、时间的限制、面额的限制以及附带的其他的使用条件等等,但这些问题还是挡不住大家对消费券的热爱,在抱怨太难抢的同时,如果让他们在小额现金和大额消费券之间做个选择,发现有2/3的消费者会选择大额消费券。

文旅会持续复苏吗?从公众视角来看,文旅同样会延续复苏趋势,但与疫情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目前大家都还不太敢出国出境,一方面因为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海外的旅游供应链的整体体系重塑还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收入还需要更加稳定和恢复增长。

汽车消费,为什么政府出台那么多促消费政策,今年的汽车消费还是难以快速增长?调研发现,超过7成的受访者今年根本就没有买车/换车的计划,仅仅是因为我们过去几年透支了消费吗?应该说也不是全部的原因。我们的促消费政策能否打动消费者?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建设是否跟得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金融机构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更适合买车一族的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

第五部分:针对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调研发现,疫情不仅让每个人阳了一次,经济也是病了一场,大病初愈,我们的经济最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尤其是政策的呵护,在报告中对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促消费提出五条针对性建议:

一是充分预判消费提振的难度,摸清影响和阻碍消费复苏的难点和堵点,在经营考核、资源倾斜、产品创新等方面抓紧储备和继续出台更多政策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金融促消费能力的加成作用,推出更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定制化消费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线上消费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新方式。

三是针对消费恢复较慢的地区和消费领域,可继续通过各种奖补政策予以支持,比如有针对性地发放消费券等,促使消费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四是在促进消费复苏的同时,更加贴合居民消费升级和金融多元需求的趋势,特别是满足居民在普惠、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金融需求,使促消费的成果更丰富更可持续。

五是要挖掘释放房地产对整个消费的带动作用。广东商品房销售低迷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鉴于货币政策正推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如能通过产品创新,适当降低消费者存量房贷负担,将对消费复苏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把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到供需两端,只有把实体经济搞上去了,大家才会有消费的信心和能力,只有消费持续复苏,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才会行稳致远!

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