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视角:一门失传的手艺?丨洛城机密

如今仍然使用上帝视角的作家接受了上帝视角的“有限”,这个视角可以切换到不同角色,但身为凡人的写作者无法进入到所有角色内心,当替人物“代言”显得勉强之时,叙事者回归说书人的本位,补充这个人物的过往。

责任编辑:邢人俨

(小尘4x/图)

在爱荷华念作家工作坊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上帝视角的小说,我的全知叙事者冷眼观看两条中年汉子忆当年勇,然而两人回忆的细节却对不上。

那个小说被老师和同学批得体无完肤,在那以后,我才明白,自己犯了两个禁忌:第一,美国的年轻一代早就摒弃上帝视角;第二,当今的美国文学不喜欢大量的对话。

上帝视角这门手艺的衰落可以追溯到大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他一生未婚,著作颇丰。从早期的作品开始,詹姆斯就在摸索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如果把小说的叙事视角想象成摄像机,限知视角的镜头就好比某个人物的眼睛:他(她)知道的东西你也知道,他(她)不知晓的东西你也不知晓。詹姆斯的探寻主要源于他对“真实”的渴求,在他看来,十九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小说假想出了一个有秩序的世界图景,但对每个处于其中的个体而言,这个全景式的世界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对世界的主观印象,很多时候不啻盲人摸象。就此而言,第三人称限知视角更贴近“真实”。

詹姆斯先是用固定的第三人称限知视角来探索人物心理(如《戴西·米勒》),而后发展到在不同人物的限知视角之间切换,形成一种叠加叙事的效果(如《螺丝在拧紧》《金钵记》等)。这种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非常先锋的写法如今已经成为英美小说的主流,短篇小说往往是追随单一人物,写出他(她)的内心感受,长篇小说则往往是不同人物限知视角的奏鸣,或是相互补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