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太少

大部分企业写完社会责任报告,就不知道该干啥了,而且认为能发报告就已经不错了。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和工具还是太少。

社会责任专业机构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发展中承担了理论研究、市场培育、专业服务等多元角色。本期我们访谈了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王晓光。在他看来,二十多年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总体特征。

与此同时,他指出,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普及,但目前指导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方法论和工具还是太少。

面向未来,企业需要重新认识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履责要求。产业重组、贸易摩擦、价值观冲突等,以往这些并不凸显的因素,现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王晓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持续互动的结果。在与社会各方的互动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关系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责成效的感受和评价。

一边培育意识,一边开拓市场

南方周末:融智研究院2009年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王晓光:融智研究院2009年成立,当时是为了对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倡议下成立的,是一个推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机构。

全球契约在世界各国有地方网络。当时为了对接全球契约在中国的活动,我们在北京申请注册了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这样的民非机构。融智成立的时候,全球契约当时的总干事乔治•科尔也出席了。

所以,可以说,融智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把国际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情况,比如社会责任指南、标准和企业实践经验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企业的优秀案例介绍到国际社会,希望搭建这样一个促进良好互动的平台。

南方周末:融智成立之初,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情况如何?当时融智在国内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业务,面临哪些挑战?

王晓光:当时“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的普及率还不高,还是一件很小众的事。尽管有个别企业率先发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范畴、实践路径等都还不清楚,相关的公共讨论还很少,也有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比如认为“社会责任是新的贸易壁垒”。

所以,融智最初开展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企业准确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开展社会责任工作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论坛会议、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等,回答企业的疑问。从融智拓展业务的角度讲,我们是一边培育企业意识,一边推进市场开拓,确实比较艰苦。

南方周末:在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发展中,像融智这样的研究咨询机构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晓光:概括讲,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研究基本问题,就是首先要把社会责任涉及的基本问题梳理、研究清楚,让企业看得懂,能接受。在这个方面主要做课题研究,比如当时我们参与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

第二,帮助企业落实社会责任议题、项目,就是指导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这项工作。社会责任涵盖的议题是全方位的,产品质量、员工发展、环境保护这些都包含在内,而且这些工作企业其实一直都在做,那么从社会责任视角来看,这些工作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进等,都需要专业机构给企业以指导,协助企业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专业机构很重要作用是连接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方沟通既是社会责任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重要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要被社会各方看到并认可,社会各方的诉求要被企业理解并得到尊重,这中间需要专业机构搭建双方沟通的桥梁,促进信任的建立。组织沟通活动、开展社会责任评级和报告评价、评选社会责任案例,都是专业机构发挥连接作用的体现。

社会责任发展由浅入深、由简到难

南方周末:回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进程,你认为有哪些里程碑事件?

王晓光:按时间顺序来讲,我认为这几件事是相对重要的: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的批示。这表明了中央领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态度。

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这是从国家部委层面第一次出台的关于社会责任的正式文件,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给出了具体指导。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从2009年开始,每年组织工业企业集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件事的意义在于把此前单个企业的行为提升到产业层面,建立了讨论行业社会责任的更大舞台。

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的成立。这算不上一个大的里程碑,但是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事件,也值得一说。这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发展与国际组织接轨的重要例证。

2010年ISO 26000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出台,这是全球社会责任事业发展的大事件。这项标准确立了社会责任概念、议题等基本框架,到现在仍然是社会责任领域其他各项指南标准的基础参考。这项标准也有中国专家组的参与。

2015年GB/T 36000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的出台,从规范的角度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事件。

然后近几年对中国社会责任发展影响比较大的,应该说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如三大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这些国家战略落到产业层面,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促进了企业界对相关社会责任实践的推进,比如企业社会公益、绿色发展、ESG投资等。

南方周末:整体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

王晓光:“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涉及企业和社会两方,观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特征,需要从企业和社会两端来看。

从企业端来讲,我认为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特征。由浅入深是指企业都是从理念宣传和信息披露开始,逐渐深入到与业务和产品的结合。由简到难是说企业做培训、发布报告,这些工作相对容易操作,要整体上融入管理,包括上升到决策层,这些还是比较难的。进一步要延伸到产业链,建设负责任的价值链,这些方面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

从社会端来看,其实是为了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特征的显现并不是企业一方决定的,它与社会感受、公众体验有直接关系。这些年,我们有一个基本观察:凡是那些与消费者连接密切、对社会舆论敏感度高的企业,他们的社会责任相对较好,反之,则较差,至少在沟通层面是这样。以重工业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在污染治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方面其实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成效不错,但是公众很难直接感受到,也就是说“社会体验”较少,这就给公众造成“重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较差”的错觉。

南方周末:社会体验关系到外界对企业履责成效的感知和评价。

王晓光:是的。这也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特征,就是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效不是企业单方面的管理行为,而是来自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外界对企业的履责感受就不同。所以我们倡导,企业不但要有切实的履责行动,也要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反复交互,提高相关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验。

社会责任的“名与实”

南方周末:业界曾有过“社会责任将死”“社会责任已死”的讨论,你对此怎么看?

王晓光:前几年业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比较多。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看待社会责任的“名与实”。

当你讲社会责任的时候,是指一套规定的社会责任标准还是指企业与社会之间进行的负责任的互动?

如果是前者,那么不按照标准或者标准不适用了,就可能得出“社会责任将死或已死”的观点。如果指的是后者,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可能并不了解社会责任标准指南,但是也在努力改善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关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等。这些企业没有用到社会责任的名,但是在切实践行社会责任,那我们就不能说“社会责任将死或已死”。

这里面也涉及刚才提到的“社会体验”的问题。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太少,公众感受不到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也可能导致得出“社会责任已死、将死”的观点。

客观说,这些年中国企业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发展方面是有明显进步的。社会责任理念的实质是在不断深入发展的,是否冠以“社会责任”之名,其实并不重要。

南方周末:就你的观察,目前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存在哪些共性问题?

王晓光:笼统地讲,共性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层面。认为社会责任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作为应对外界压力的工具。如果是前者,那么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主动性就会强一些,工作也会开展得更深入;如果是后者,则容易走向公关、宣传,带来所谓“两张皮”的问题。

二是实践层面。目前指导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的方法论和工具还太少。现在业内虽然不断倡导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管理,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企业写完社会责任报告,就不知道该干啥了。而且认为能发布报告就已经不错了。

这两个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当然,这也不是中国企业独有的问题,跨国公司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另外,从社会层面看,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在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会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产生影响。疫情影响下的产业重组、政治因素导致的贸易摩擦、价值观冲突等,以往这些并不凸显的因素,现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南方周末:这些因素超出了企业可以把控的范围。

王晓光:是的。但是,在与社会各方的互动中,企业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相应地,外界在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效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企业履责的外部要求发生了变化

南方周末: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哪些重点问题需要注意?

王晓光: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目标,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企业而言,要重新认识生存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这很重要。“我的发展现在面临怎样的外部要求,哪些是商业范畴的,哪些不符合商业逻辑”。企业需要重新认识,合理设定发展战略,调整市场定位。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下,全社会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期望很大,这也是很多企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我想强调的是,有期望、有行动,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绿色发展是趋势,这点毫无疑问。但挑战也非常艰巨。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市场机制的建设都需要时间,企业研发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企业履责的评价不能只看企业自身的表现,还是看行业整体的技术发展阶段。企业也不要盲目跟风,做出超越自身发展阶段和技术能力的承诺。

南方周末:你认为社会责任专业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王晓光:专业机构的发展前景要看专业机构自身是不是够专业,能不能帮助企业解决真实的问题。我对专业机构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为市场是有强烈需求的。

如果专业机构只是协助企业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那很容易被淘汰。现在很多企业可以自己写了,甚至未来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一份高质量报告。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就需要专业机构的从业人员成为企业管理专家,了解企业实务,以社会责任视角和工具,协助企业改进管理、防范风险、开拓市场、提升发展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能在社会责任理论的指导下,帮助企业找到更优的发展方案,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伙伴。

2003年,南方周末首创发起企业社会责任调研项目,希望通过调研和榜单记录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20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从一个小众概念发展成为新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从公益慈善、依法纳税扩展成为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从“寥寥先行者”的关注发展成为政府、行业商协会、媒体、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的多方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身置于时代背景之下,为建设更好的世界而努力。

2023年,南方周末启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20周年系列活动,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道路上见证者、参与者和推进者,希望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案例挖掘,探究中国企业的履责之路,从历史的脉络中解读商业趋势,洞见责任价值。

网络编辑:伊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