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文化奇人朱季海

当会务组的人要登记朱先生的单位时,他说:“中国朱季海,亚洲朱季海。”又问他的职业,回答说:“无业游民。”弄得工作人员莫名其妙。

责任编辑:刘小磊

文史名家朱季海(1916-2011)。王学雷供图。

1980年4、5月份,我们杭州大学“楚辞进修班”的几位学员奉导师姜亮夫先生之命,去拜访江浙一带的文史名家。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先生们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眼前。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朱季海先生。

关于朱季海先生,在杭州时就听姜先生多次说起过。他是章太炎先生最小的弟子,入师门时才17岁。当年章太炎先生在苏州讲国学,听者甚众,时为高中生的朱季海也去听了。太炎先生每讲一段时间就要查验听者的笔记,发现朱季海记得最全也最准确,就连太炎先生引用文献时的个别舛误也能纠正过来,于是就要收他为正式弟子。他不同意,就回去跟父亲说了。父亲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别人都还求之不得呢!他这才勉强答应了。但进门后,经常与太炎先生“斗嘴”,上课时还会提些不同意见,因此太炎先生反倒更喜欢他了,并称其为“千里驹”。

太炎先生1936年逝世,众弟子心丧三年后都各谋稻粱,唯独朱季海不出去找工作。据说他看上了姜师母的妹妹,但姜师母不同意,只好作罢。他后来还是结婚了,婚后妻子靠在外刺绣挣些家用,而他仍然在家,写写文章,或给人审稿,有时也能挣点零用钱。但生活基本没有保障。

我们于4月30日上午来到苏州清洲观前一号朱季海的家中。这家简陋得实在不能再简陋了。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平房,西南角靠门摆一张单人床,床边是一张类似小学生课桌那样的桌子;东北角是一堆书,因为没有书架,都一股脑儿堆放在那里。屋子虽小,却显得十分空旷。我们去时已九点多了,他好像刚刚起床,早饭也还没吃。我们叫他师叔,他很高兴;欲行大礼,他止之。和蔼如家人。不一会儿,他的女儿端来一杯热水,还有两根油条,朱先生便将油条蘸着热水吃起来,这就是他的早餐。他见我们诧异的目光,遂自言自语地说:“这已经不错了,下个星期的生活费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说罢,他指了指桌子上放的一摞《中国美术史》的书稿说:“我现在就靠审稿来维持生活。”又说前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