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一旦出来,时间就在我这儿了——对话陈佩斯

“喜剧最基本的追求是创造观众的笑声,不是创造眼泪。当你没能耐创造出笑声,死乞白赖要煽情,要拔高作品,讨到人家的一点心酸,那做喜剧的目的就全错了”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杨静茹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1

南方人物周刊:从《瞧这一家子》到《惊梦》,你从事喜剧创作已经四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放弃创作上的探索和进步,保持这样充沛的创作力,能量从何而来?

陈佩斯:看起来我是在演不同的角色,我也知道很多演员创造一个又一个新角色会感到很兴奋,因为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是新鲜感,是求新。我不太一样,我喜欢的是戏剧内在的东西,是创作中的很多技术技巧。我想探索的是喜剧的本体。

喜剧很难。它难在哪儿我得弄明白,然后就想着去解决。怎么解决问题就更难了,我要去尝试,一点一点去做,把机理弄通。我当然是没有完全弄通,因为喜剧是无限的,就像《惊梦》带给我新的挑战。《惊梦》犯了一些喜剧的忌讳,要犯忌讳就要有技巧地去犯,这在我面前就是新的问题,新的高度,我就想把这件事儿弄好。

南方人物周刊:《惊梦》犯了什么喜剧的忌讳?

陈佩斯:喜剧在过去有很多忌讳,尤其是忌讳死亡、血腥和过度暴力。但《惊梦》这部戏迈不过去这些忌讳,这是故事本身决定的,我们选择了解放战争作为背景,就无法回避这些忌讳。

喜剧是创造笑声的艺术形式。每一个笑声里都包含着悲情,也包含着观赏者的价值判断。当角色被过度伤害的时候,性质就变了,观众不会俯视他了,观众会同情他。同情一出现,那喜剧角色要达到的被人俯视的目的就失去了。所以现在很多喜剧追求什么让人流泪,有人认为这就是深刻,这都是喜剧外行的说法,听着乐就行了,别信。喜剧最基本的追求是创造观众的笑声,不是创造眼泪。当你没能耐创造出笑声,死乞白赖要煽情,要拔高作品,讨到人家的一点心酸,那做喜剧的目的就全错了。

这说远了。所以喜剧的关键是适度伤害,《惊梦》就是要达到这个适度。这个剧本我和编剧一起泡了两年多,拿出来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排练之前就告诉大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为很多是我们没有经验的技术,是边做边摸索。

但有一点我们心里有数,那就是我们对喜剧本体的认识特别坚定,坚信有伤害必然能够创造笑声。我们要解决的是分寸,只是一个技术技巧的事情。

南方人物周刊:《惊梦》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你觉得是为什么?

陈佩斯:命运,这里面的人物命运都是一环扣一环。一群过了今天没明天的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