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茂物到巴厘:横贯爪哇之旅

根据地球热点假说,曾经在印度教—佛教文明浸润下展现璀璨光华的爪哇岛,数百年来的沉寂何尝不像火山的休眠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片物产丰饶的热带岛屿就会遇到另一个热点,还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亦未可知。

责任编辑:杨嘉敏

茂物(Bogor)之于雅加达,就如同莫干山之于上海,金马伦之于吉隆坡,皆是悠然遥瞰钢筋水泥大都市的葱茏山镇。这其中茂物距离雅加达是最近的,只有60公里。虽然茂物的海拔仅290米,却比海港城市雅加达凉爽得多,也清静得多。

当我匆匆逃离喧闹燥热的雅加达,坐在前往茂物的火车上,那份奔赴世外桃源的迫切心情想必和茂物的缔造者——曾短暂统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英国副总督莱佛士从其巴达维亚(雅加达在殖民时代的名称)治所遁往其茂物官邸的殷切心情是一致的吧。

交通拥堵的雅加达(视觉中国/图)

茂物镇的核心是拉亚花园——莱佛士从伦敦的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s)不远万里请来专家在其官邸周围建造的热带植物园,后来成了荷兰总督们的夏宫,直到印尼独立后才向公众开放。下火车后我找了家旅店放下行李,便匆匆赶赴这座印尼顶流植物园。隔壁房间住着一位长身玉立的女孩,想必是荷兰人,正斜倚在门前的躺椅上看书,好奇地看着我风风火火地走过去,朝我微微一笑。

说也奇怪,此时才刚过下午三点半,植物园里却半个人影都没有,天色已暗似黄昏,抬头望乌云密布,低头看昏黑一片。我这才想起做爪哇功课时瞄到过一条茂物的铁律:每天下午都有一场豪雨——有人统计过,一年365天,茂物平均要下322场雷雨。

果不其然,四点开始降雨。起初是毛毛细雨,可以在棕榈树下躲避,但树顶隐隐传来雷声;又过了五分钟,天边电闪雷鸣,树下就待不住人了。我企图找一处屋舍避雨,结果反而在暴雨滂沱的草坡上滑了一跤,蹭了半身泥水——事已至此倒也不用再着急避雨了,我在雨幕中闲庭信步,回到了旅店。

荷兰女孩仍在看书,只是打开了门前的廊灯,见到狼狈的我,朝我会心一笑——她来印尼探访外祖父的墓地和母亲的出生地,回国前在茂物闲住几天,难怪早就知道这个时点必有一场透雨。

第二天上午,我在和煦的阳光下重游拉亚花园,然后坐火车向东横穿狭长的爪哇岛,前往巴厘。

西爪哇:万隆的往事

旅途中停靠的第一站万隆是一片山间盆地,周围环绕着火山和温泉——“万隆”就有群山连绵的意思。在地质史上这里原本是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干涸之后才出露为盆地。受益于火山灰的堆积,万隆盆地土地肥沃,宜耕宜居,而海拔715米、年均气温23摄氏度的凉爽气候在炎热的爪哇岛上更是独树一帜,故而顺理成章地成为西爪哇省的首府。万隆在荷兰殖民时代曾被称为“爪哇的巴黎”,一度被荷兰人选作新首府用于替代巴达维亚,只是因为二战后印尼迅速独立才作罢,如今是印尼的第三大城市。

对于中国人来说,万隆这个名字还有更深层的涵义,它意味着外交、突破、和平、合作与阴谋。

所谓外交,1955年,人类历史上首次没有欧美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国际会议在这里举行,史称万隆会议;所谓突破,周恩来总理亲自率领中国代表团参会,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广交朋友,有力地冲破了新中国的外交困局;所谓和平,我国首先倡导并长期遵循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在万隆会议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所谓合作,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都是因万隆会议而肇基;而所谓阴谋,台湾方面为了破坏此次会议,悍然收买特务在香港机场安放炸药企图刺杀周总理,最终造成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空中解体惨案。

万隆会议的会场位于市中心,是一栋装饰艺术风格的乳白色三层建筑。它原本是荷兰殖民者在万隆的俱乐部,印尼独立后被收归国有,改名为独立宫,门前的主干道也更名为独立大街;后来为了纪念亚非会议,这条大街又被改名为亚非大街,而独立宫则被辟为亚非会议博物馆,完好地保存至今。午后去参观时,偌大的博物馆里只有我一个访客和一位工作人员,他得知我来自中国,不久后会场里就回荡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

说到这条亚非大街,倒也大有来头。1809年,吞并了荷兰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连带获得了荷属东印度。为了防备宿敌英国来袭——不过毕竟还是没有防住——拿破仑命令荷兰总督修筑了一条横贯爪哇岛的战备公路——大邮路(De Groote Postweg),这就是今天印尼3号公路的前身。它长约1000公里,从西爪哇的默拉克港(Merak)直达东爪哇的科塔旁港(Ketapang),通过渡船向西可以抵达苏门答腊岛,向东则可以抵达巴厘岛,是二战爆发前爪哇岛上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大邮路在万隆穿城而过,便是今天的亚非大街。

沿着亚非大街向东北方向出城上山,半山坡上有一座大院落,里面既有作坊、店铺,也有舞台和教室,那便是以发扬光大摇竹艺术而闻名的摇竹保护所(Saung Angklung Udjo)。

摇竹(Angklung)又可音译为“昂格隆”,是西爪哇巽他人(Sundanese)的民族乐器,也被视为印尼的“国乐”。它用竹子做成,在藤条上悬挂若干竹筒,底部嵌入竹管基座的切槽,摇动时会发出悦耳的颤音,因此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