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动求延毕”:“应届生”身份到底有多重要?

“应届生”尤其是“延毕应届生”的身份,到了这一步还有多少含金量,值得审慎思考。各地政府与主管机关应考虑淡化“应届生身份”,逐步取消那些“身份特权”,尊重年轻人的个性化选择,让大家大胆去“gap”而不必担心“丧失资格”,给他们一个更为公平开阔的就业环境。

责任编辑:陈斌

通常而言,高校学生合理的“延迟毕业”是学业需要。

一种情况是未能达到毕业要求,所以只好延迟毕业修满学分,论文过关之后才能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这种情况多见于本科生;另一种情况则是硕博研究生自觉研究还未成熟,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充实完善自己的学问,拿出含金量更高的学位论文,不给名声事业留下遗憾。

如今高校学生主动求延毕,乃至发展为“故意挂科”等花式手段,那么其动机就不那么单纯,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考量。总体而言,无非一为避害,二为趋利。“避害”很容易理解,在象牙塔里多待一年,以更多的缓冲时间更好地准备来年的求职,推迟就业压力;而“趋利”的成因则集中在“应届生”的身份上。

“应届生”的身份享有多种实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