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曹靖 爱穿裙子的男人

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知道的问题,他迄今没有答案: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为什么只能男穿裤子、女穿裙子?为什么只能男女结婚,而不可以男男或者女女?

如果不能穿裙子,他说,“我宁可死”

曹靖,是一个喜欢穿着裙子在北京城里遛弯儿的男人。

他有着高大的身躯、低沉的嗓音、很有魄力的举止,还有一双粗糙的手。大声朗读德语的时候,像极了一位战士,英气逼人。只是,他平素最常见的装扮——一袭拖至脚踝的白裙,加上胸前艳光流淌的红丝巾——屡屡让观者侧目。

他很痛苦,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知道的问题,他迄今没有答案: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为什么只能男穿裤子、女穿裙子?为什么只能男女结婚,而不可以男男或者女女?

他也很可怜,他一度被视作异类。为此,他失去了职业、没了家庭,靠600块一个月的补贴在北京生活。每到上街时,他遭遇的总是路人的斜眼、口哨和耸肩,这些表情代表着嘲笑、蔑视乃至恐惧。

对他“最好”的永远是女装店的老板,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为曹靖介绍“既便宜,又漂亮”的裙子;他们关心的是又一件大号存货被买走了,至于谁买的,无所谓。有时,看着曹靖提走中意裙子的背影,那些店里的人会迫不及待地掩面而笑。

直到 2000年的一天,曹靖逛书市,看到了一本社会学译著——《酷儿理论》,到那一刻为止,他才找到了让自己困惑的根源——在译者李银河笔下,他被描述为“酷儿(英语单词Queer的英译)”。

曹靖并不认为自己很“酷”,他甚至觉得,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该是“酷儿”。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西方那些在性和性别领域的越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