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气温高到可以穿短袖,我们能在日常中做些什么?

你或许会发现,原来低碳离你的生活很近。

文|陈圆圆

8月3日,@央视网快看 的一条微博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火了。

北极已经可以穿短袖了!

这条微博的视频里显示,北极当时的气温可达到32.5摄氏度,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

央视新闻报道北极气温进一步升高 图片来源:央视网视频截图

微博下面,许多网友纷纷留言:“感觉世界末日随时都有可能来”“可怕。这个才应该是热搜啊,应该是全世界的热搜”。

炎热也在国内刷屏,自今年6月全国多城市夏季气温屡破纪录,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正在可感知地发生。“大自然已经对生态破坏展开行动了!”

在担忧之外,也有公众在网络上呼吁各国要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更多人则在探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做了什么,普通人还能做什么?

微博热搜下的评论

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源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持续制造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其中,能源、交通、建筑、制造业等行业成为最大的排放源,根据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研究数据,2019年,整个交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11.8%,而其中城市客运碳排放持续上升且增速较快。

在我们国家设计宏大的“双碳”目标、促进全社会低碳转型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普通居民,其实可以并已经在日常生活的一些方面开始了身体力行的低碳行动。

近期,我们策划了一场关于低碳出行的实验,找到四位来自北京、广州、西安和沈阳的普通人,请他们来挑战——在各自所在的城市低碳出行。我们还找到两位低碳出行的坚持者,并和他们一起聊了聊,不同城市、不同个体面对低碳出行时的需求,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拯救北极熊”“救救我们自己”这件事儿。

与他们聊过之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低碳离你的生活很近,很多不经意之间的选择,其实就已经在践行低碳,原来你也是那个低碳分子。

Q: 看到北极气温升高的新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Vicky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慌,气温还会进一步升高吗?人类未来会怎样呢?

David:北极温度升高已经是“旧闻”了。我没去过北极,所以总感觉很抽象。但是这次看到北极的科学家都穿上短袖短裤了,那是我从没想象过的画面,很惊讶,但更担忧。

circle这个新闻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正在崩坏。

路鸣:我看到网上好多人拿这件事情打趣,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这是气候变化更极端的证明。所以我当时有些生气。

Eric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的“全球变暖”现在越来越严重了。但看到科学家穿着短袖我觉得好滑稽。这种滑稽又让我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我们的减排速度还得再快一些,个人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比如低碳出行、无纸化办公等等。

Q: 低碳出行说了这么多年,你在出行时会考虑低碳吗?

Vicky其实我本身出行也不算太高碳,平时上班坐地铁,这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我周围的朋友也大多是选择公共交通。我们并没有说特意去为了低碳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

Eric我以前也在北京工作,大城市的通勤真的太极端了。但不管在一线城市还是在沈阳这类城市,我都希望能快速(如果能舒适的更好)到达我的目的地。所以可能平时在出行时对于低碳考虑的比较少。

吕小锦我的出行最关注的是方便快捷,没有特别考虑到低碳,对低碳也不是特别了解。

circle我骑自行车上下班有2年了,骑到公司有16公里。我很想说我是为了低碳环保选择骑车,后来我摸着良心想了想,其实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疫情以及身体健康的需要。但是我买完自行车后,每天面临选择是骑车还是打车上班时,我都会因为低碳环保选择骑车。我也愿意为了低碳环保跟朋友分享我的骑行经历。

David低碳出行这个话题确实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是对我个人来说,我外出选择交通工具或出行方式时,最关注的还是出行的舒适度,其次是效率和便捷,所以我更多选择开车。

路鸣我也经常骑行上班,不骑车大多会坐地铁。我骑行一开始是为了减肥,后来骑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还能跟朋友炫耀。

Q: 你觉得在你的城市,低碳出行难吗?低碳出行对你生活的影响大吗?

David:我觉得北京要完全低碳出行,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因为我日常工作需要出席很多商业活动,但是北京市真的太大了,两个目的地之间有时候相隔蛮远的,特别是公共交通要换乘,不便利也不舒适。当然这种感觉也可能与我对换乘路线还不熟悉有关。

但我还是愿意继续尝试低碳出行并且有可能做到的。在一些不着急或不那么重要的活动中,我可以减少开车。

吕小锦我觉得对我来说不难啊!我每天要外出大多是要接送孩子、买菜或者需要在附近办的其他事情。因为路程不太远,所以对我来说,骑电动(自行车)是最方便快捷的。但这种方式比较低碳也是最近参加了低碳出行实验我才了解到的。去远一点的地方选择公交或地铁都挺不错。

Vicky我觉得低碳出行其实并不难,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经很完善了。存在的难点在于线路还是不够丰富,以及接驳的问题。我也想过买电动(自行)车或者骑自行车接驳,但是后来发现要么地铁站附近没有地方放车辆,要么就根本找不到共享单车。

Eric沈阳冬天下雪的话,坐公共交通很不便捷。今年夏天又很反常的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更何况我周末还喜欢带着宠物去郊区,不开车的话确实没那么方便。而且,现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些都会影响我选择出行方式。

circle我觉得在北京低碳出行是有些难的,难点还挺多。在这里大部分人的出行距离都挺长,地铁站的换乘也不是很方便,接驳距离也比较长。如果地铁换乘在两次以上,我就更愿意骑车。但骑车也有问题,很多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据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逆行的情况也很多,在安全上还是有所欠缺。

路鸣我觉得没那么难吧,可能这个问题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但就我而言,上海的公共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在进步,城市的骑行道也在增加,我觉得可选择的方式还是挺多的。

Q: 那你为什么坚持选择低碳出行?

circle其实骑行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骑行的过程很愉快,这是我每天难得的摆脱电脑、接触户外的新鲜空气的两个小时,上班都变得快乐很多。我还能在路上观察到以前没注意到的骑行细节,这对我的专业工作有帮助。不过我还是会担心路上的安全。

路鸣我喜欢在地铁里看书,那种车厢营造的氛围让我更容易集中精神。我也喜欢骑车,很健康也很时髦。骑车还有额外的收获,那就是春秋季节沿路的风景,以及锻炼带来的更高工作效率。

Q: 整个低碳出行实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David那必然是地铁转公交时的换乘。三十多度的高温,我出了地铁要走一段路才能找到公交站,又热又累。

吕小锦我印象最深的是乘坐公交和地铁,现在的交通网络真的很发达,环境也很舒适。以前我总以为公交车等的时间长,地铁要倒车很麻烦,但现在觉得,人不多的时候,公共交通也挺舒适。

Eric我此前对沈阳的公共交通情况不是特别了解,这次体验了地铁和轻轨,周末的时候人不多,新的线路也在建设,整体的感受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

Vicky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最后的减排数据。之前我对碳排放没有概念,但没想到开车和公共交通的碳排放会相差这么多,这让我觉得,我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更加有意义了。

Q: 结合最近极端的高温天气,和前期参与的低碳出行实验,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收获吗?

David这次的低碳出行实验让我切实注意到低碳这件事情。特别是我那几天的减碳数据给我很直观的感受——原来有那么两三天不开车,比植树造林减少的碳排放更高效。

但低碳出行政府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特别是换乘方面。如果这些都提升了,我相信大家也会愿意更多选择低碳出行。

Vicky现在极端的气候环境已经在告诉我我们低碳生活低碳出行迫在眉睫,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会选择相对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Eric我确实有很多的收获。这次实验的体验有好也有不好,但让我有了未来继续去尝试低碳出行的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低碳。当然,我也不会局限在出行方面,垃圾分类、日常消费都可以更多地采取低碳的方式。未来,让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Q: 如果人们发出呼吁“保护北极,遏制全球变暖”,你会主动选择在生活上做出什么改变吗?

吕小锦我觉得北极变暖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我想我会主动选择继续坚持低碳出行,也愿意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地方减碳,希望能做出一点贡献。

Vicky首先是未来会更多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其次在生活消费上,更多使用环保用品。

路鸣我会选择少点或者尽可能不点外卖,现在每次看到过度的外卖包装盒都觉得很罪过。我自己夏天开空调都会开到26度以上,之后我也会劝家里人这么做。如果未来买车,我想我会更多考虑新能源汽车,当然希望到时候这方面的技术有更高的提升。

Eric我想大家首先要从心态上转变,我们往往会觉得个体行动影响不了大局,但只有每个人从心态和行动上做出了改变,才会有一个群体性的改变。对我而言,我会在出行上做出更多低碳的选择,比如用共享单车,公共交通,或者用新能源汽车等等。

衣食住行,自古便是生活四大要事。得益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出行数据、各类调研以及这次受访的志愿者实际行动看来,我们城市居民中的大多数都已经在践行低碳出行。尽管不少人是“无心插柳”,但这也值得我们的公众为自己的低碳贡献而鼓掌、骄傲。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circle或路鸣一样,坚持骑车十几公里上下班。但我们身边一定有许多人如宝妈吕小锦一样,在安全、效率与低碳中找到了平衡。这次志愿者们的选择和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示。作为个人,适当地关心我们的地球,培养我们的“低碳觉知”,在出行,或更多其他的生活方式里,增加自己的低碳行为的频率,或者提高一段长距离出行中低碳方式的比例,也许并不难。

当然,在路上,人们依旧关心安全、时间、便捷,但也越来越在意舒适、灵活性和对老、小等弱势群体的照顾等。更多让人“不经意而为之”的公众低碳出行,需要更高质量的、能更好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的低碳出行环境及服务的供应及提升。

当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换乘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老少咸宜,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变得更加紧密,城市的骑行道、人行道变得更加顺畅、安全,“最后一公里”不再成为压垮低碳出行的“最后一根稻草”,公众的低碳出行也就有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点击视频可观看Vicky等四人的低碳出行实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