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妹:艺术缝合了分裂的我

姚清妹要求他在办公室中如壁虎般四壁攀爬,始终保持脚不落地和身体悬空,“这样一个悬置状态,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人不可能像一个挂件一样,自然地悬挂在他所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到底能支撑多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子

姚清妹 青年艺术家。以行为艺术、表演、影像为媒介,作品有一种介于游戏和批判之间的喜剧色彩,在当代艺术领域别树一格。

姚清妹的语速很快,话语密不透风。她当然知道那个说法:艺术家要克制住对自己作品进行阐释的冲动。但这毫不妨碍她依然在每一次导览的时候,用几乎没有标点符号的语言疾风暴雨似的对观看者和聆听者密集输出。

《奥勃洛莫夫》2022-2023年,单频道视频、彩色、有声

《鼹鼠》2022-2023年,单频道视频、彩色、有声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青年艺术家,姚清妹的履历是亮眼的,法国第59届蒙鲁日沙龙评审团特奖;保时捷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度评选”大奖;巴黎第68届“青年艺术创作奖”,亚洲文化协会的纽约驻留奖资助以及法国巴黎大区AIC个人艺术项目基金……她渐渐养成了一半在法国一半在中国的工作节奏,但在中国,她似乎能感受到更多的艺术刺激。这次在西岸美术馆的个展《鼹鼠》,亦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合作的五年展陈项目之一,因其独特趣味在观展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近十件全新的影像作品,是她一贯的介于游戏和批判之间的风格。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合作展陈联合策展项目“姚清妹:鼹鼠”,展览现场(Alessandro Wang/图)

穴居动物的隐喻

在《鼹鼠》之前,姚清妹做过一个名叫《地洞》的展览,灵感来自卡夫卡的小说,一只地下的穴居动物,出于对外部世界的恐惧,不惜以摧毁自己肉身的方式,去构建巨大的地下堡垒,并长期生活在对假想敌的惧怕和忧虑之中。《鼹鼠》似乎是《地洞》的延伸,浑身长满毛发的鼹鼠人,衣食无忧,生活在豪华的酒店房间中,但那依然是一个密闭的堡垒,鼹鼠长长的指甲早已不用来打洞,它每天都装饰自己漂亮的长指甲,精心管理容貌,对除此之外的世界漠不关心,这让人很快联想到那个著名的“老鼠乌托邦”的动物行为学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