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卿读《刘景晨年谱》丨刘景晨的出走与还乡

作为地方知识精英,刘景晨的沉浮进退已不只是个人经历和地方事件,而是一代知识人共有的生命年轮。不是每个地方知识人的出走与还乡,都具有刘景晨那样的意义。

责任编辑:刘小磊

晚年刘景晨(1881-1960)。(资料图/图)

刘景晨(1881-1960),浙江温州人,民国时期先后担任国会众议院议员、永嘉县志纂修处总纂等职。1949年后担任温州市文管会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温州市政协副主席。他虽被浙江省委统战部誉为“浙江知名的耆宿”,但在卢礼阳《刘景晨年谱》(黄山书社,2023)问世前,温州本地人对其生平的了解也不深入。卢礼阳是较早关注刘景晨的学者,他花了二十年的功夫搜集整理刘景晨生平史料,终于编写成这部内容翔实的《刘景晨年谱》。通读《年谱》后,我觉得卢礼阳是用扎实的史料来告诉读者:刘景晨并不只是浙江的耆宿、温州的乡贤,他虽出身于“地方”,成事于“地方”,主要影响在“地方”,但其毕生的经历和做人的风骨却有普世的意义。

这里所说的“地方”,不是帝制时代与“中央”相对的“地方”,不是被描述成权力和文化都屈居于底层的边缘区域,而是在有边界的物理空间和无限的生活世界之上具有“在地化”特征的有活力的群体区域。简言之,我使用的“地方”,是历史文化概念,不局限于地理概念,强调的不是静态的地理场所,而是动态的历史文化处境。称刘景晨是地方人物,主要是指他出生、成长在有温州在地化特征的群体之中,是被“地方”文化所化之人。  

年谱这种书写形式的流弊是容易把谱主一生做成流水账,资料丰富,面目模糊。卢礼阳应深知此弊,因为他的《刘景晨年谱》不仅注重过程清晰,更关注关键时刻谱主的进与退,这自然是希望突出关键时刻的历史形象,由此让整体形象更加鲜明。

这里所说的关键时刻是指鼎革之际。《刘景晨年谱》别具匠心的结构就在于每到鼎革之际,史料的编排都很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