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龙眼: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纯天然出品,日啖三百颗停不下来。”每年夏天,广东人的吃食中,荔枝龙眼绝对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要吃,还要到果园边摘边吃。夏季吃荔枝龙眼,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广东荔枝季尚未结束时,龙眼就已经悄悄登场。龙眼,又称桂圆,寓意“富贵团圆”。鲜果有开胃建脾,补益安神功效。据《后汉书》记载:“龙眼之见珍,自汉已然”,从汉代开始,龙眼作为罕见珍品贯穿以后的封建王朝,历来是朝廷炙手可热的贡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言:"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高州龙眼

广东龙眼产区众多,有一个地方,其龙眼霸主地位从不曾被撼动,它就是高州。高州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不仅有“中国荔都”之称,还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被冠以“中国金牌龙眼之乡”的美名。

龙眼之乡 广东高州

高州的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高州龙眼就已是朝廷贡品。《汉书和帝记》有“旧南海(沙田)献龙眼”的记述。清朝开始,高州就有将桂圆加工成桂圆肉的传统,深受人们喜爱,现在高州桂圆肉已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州不仅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还是“中国金牌龙眼之乡”,这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生产的龙眼肉多味美,嫩滑细腻,口感颇佳,是取之天然的明珠佳果。

龙眼在高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养生、送礼、围坐聊天的必需品,不仅可以将其制成桂圆肉,也可以做零食、炖鸡汤、煮粥、制成果冻等,方法层出不穷,甚至,夏季街道上的大小冰室,都能见到龙眼的身影。

在古代,由于鲜果易变色变质,不耐长途运输,龙眼在北方地区是只有帝王家才能享受得到的珍品。但如今,高州龙眼建立起一整套冷链物流体系。当天下单,第二天即可收到新鲜的刚采摘龙眼,稳妥妥保证全国各地都能吃到最新鲜、最甜美的龙眼。

龙眼明星 高州储良

“储良龙眼出高州,高州龙眼甲天下”。高州储良龙眼,因发源于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而得名,因其皮薄、肉厚、核小,肉质晶莹、爽脆,清甜带香,可食率高,成为优质龙眼代名词,多次在国内外水果评比中获金奖,被称为“中国金牌龙眼”,是当之无愧的龙眼明星。

储良龙眼的诞生是水果界的一段佳话。七十多年前,茂名高州储良村人莫耀坤采回两棵野生龙眼种苗,种植在庭院里,其中一棵得以存活。存活种苗所产龙眼肉质口感俱佳,其品质远远超过市面上的其他龙眼。但那时候的莫耀坤不会想到,未来某一天,这棵树的后代会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

储良母树

从高州到茂名、湛江,从广东到福建、广西、海南等地,从中国传到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储良龙眼的“发家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如今,储良龙眼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龙眼品种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2019年,全球储良龙眼种植面积超250万亩。

龙眼文旅 玩在高州

分界镇是储良龙眼的发源地,储良母树文化影响至今,是“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沙田镇龙眼产量多、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龙眼第一镇”,2019年与荷塘镇一起,被评为“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龙眼专业镇。近几年,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高州依托龙眼、荔枝等特色文化,诞生了一批远近闻名的文旅乡村,是粤西游玩的必打卡网红名景。

杏花村,分界镇储良村委会辖下自然村,这里是储良龙眼的发源地,是全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是陈济棠先生的旧居……拥有宏益鳄鱼景区、储良龙眼公园、飞马生态碧道等,这里不缺美景,更不缺人文与生活,在这个别具一格的岭南小乡里,独特的景点设计融合了自然风光的奇妙与人文历史的深厚沉淀。7月8日,全国首个龙眼主题邮局——龙眼邮驿在高州分界镇杏花村揭幕,成为高州龙眼产业农旅融合的典范。

位于沙田镇的高州龙眼公园是以龙眼为主题的生态现代农业基地。园内除了可以摘龙眼,零距离体验现代农业的智慧设施,而且随着产业配套的不断完善,公园已经发展成为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于2018年,入选“广东十佳最美果园”名单。

高州龙眼种植面积超32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20万吨,7月中旬将迎来上市高峰期。为做好龙眼营销工作,促进果农持续增产增收,扩大高州龙眼影响力,高州正积极谋划2021年高州龙眼“12221”营销系列活动,7月16日将举行2021高州龙眼全球品鉴会暨全国龙眼产业大会。

【来源】南方农村报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