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1”赋能,广东龙眼如何跑赢泰国龙眼?

2022年广东龙眼销售已过半,价格依旧高企,在商超、天猫超市、美团买菜、淘宝等渠道,售价普遍高于泰国龙眼。8月25号,广州美团买菜价格显示,泰国龙眼11.9元/斤,广东石硖龙眼17.6元/斤,广东储良龙眼23.8元/斤。可以看出,“本土龙眼不如泰国龙眼受欢迎”的困境正被打破。

美团买菜广东储良龙眼(左)和泰国龙眼(右)销售页面

从1993年泰国龙眼首次出口中国市场开始,中泰龙眼贸易持续繁荣,至2018年,泰国龙眼超八成出口中国市场,对华年出口量超30万吨,占中国进口龙眼总量九成左右。与国内产量最多的广东龙眼体量相当,市场份额相近。

2019年以来,随着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推进,“广东龙眼销广东,泰国龙眼销省外”的市场格局正在改变。广东龙眼向全国进军已成为新常态、新趋势,催化了两大龙眼品系竞争的加速。

综合来看,广东龙眼在产业、科技、文化、市场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扬长避短,借鉴泰国龙眼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竞逐:贸易市场的“攻”与“防”

广东龙眼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广东龙眼便成为朝廷贡品,《汉书和帝记》有“旧南海献龙眼”的记述,其中的“南海”便是现今的广东高州沙田镇。追根溯源,泰国龙眼起初则是中国龙眼的分支。相传在1896年,一位来自中国南部的移民带着11株龙眼苗送给泰国Rama五世国王的王妃,5株在清迈种植,6株在曼谷种植,以后逐步发展到其它区域。

广东龙眼

1980年代,广东龙眼与泰国龙眼进入快速发展的产业化阶段。自那以来,两大龙眼品系的市场竞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0年代起至2001年

广东高州果农刘仁光今年龙眼卖出11元/斤的高价,不过在他的种植生涯里,这样的价格仍然远远算不上顶峰。“30年前,一斤储良龙眼可以卖到30元/斤。”他说道。

上世纪80、90年代,在有“中国龙眼第一镇”之称的沙田镇传唱起这么一段顺口溜:一粒龙眼一斤米,一棵龙眼一亩粮;二棵龙眼买彩电,二分龙眼摩托响;三分龙眼娶媳妇,三亩龙眼建楼房。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广东其他龙眼产区,由于龙眼产量少、热度高,几乎只供富人家。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果农们扩规模、提产量,广东龙眼才渐渐走进了百姓餐桌。

“中国龙眼第一镇”沙田镇

广东龙眼优势品种储良的大面积推广也从这时开始,储良龙眼被认为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80年代以后,广东储良龙眼被以嫁接、圈枝等繁育方式推广种植,全球推广面积超250万亩,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龙眼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

同一时期,泰国龙眼随着产量增加,从内销转为出口,出口国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为主。1993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泰国龙眼首次出口中国市场。该阶段,泰国龙眼仍以7-8月的正季果为主,与国内龙眼成熟时间重合,进口量也不大,在国内龙眼原产地南方市场价格优势不明显,主要在北方市场销售。

进口繁荣阶段:2002年至2018年

2002年前后是中泰龙眼贸易的分水岭。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泰两国正式实施双边水果和蔬菜产品零关税政策,国内对热带水果的需求量加大,中泰贸易加速发展。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2018年期间,泰国龙眼对华年出口量从6万吨增长至超30万吨,泰国龙眼超八成出口中国市场,占中国进口龙眼总量九成左右。

2015-2021年11月我国鲜龙眼进出口数量统计

值得关注的是,泰国进口繁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本土龙眼市场,但在此期间,广东龙眼产量仍处上升趋势,国内龙眼市场并未完全饱和。广东省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品控岗位专家韩冬梅认为,在国内,非产区消费者偏爱泰国龙眼,而原产区市场,则依旧由本地鲜果占主导。广东经济较为发达、消费水平高、消费人口多,既是全国龙眼生产大省, 也是最大的龙眼鲜果销售市场。据专家估计,广东龙眼70%在省内销售,广西龙眼也有50%以上销往广东市场。

2000-2020年广东龙眼种植现状

“优先采购广东龙眼,没有广东龙眼才会考虑上架泰国龙眼。”这是钱大妈水果基地采购负责人许广仁的选果标准之一。“广东地区消费者对新鲜度尤为看重。泰国龙眼从产地到城市要7天左右,广东龙眼1-2天就可以到门店,采购时因此会优先选择广东龙眼。”

较长时间里,国内基本上形成了“广东龙眼销广东、泰国龙眼销省外”的市场格局。

竞争加速阶段:2019年以后

2019年以来,广东农业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将市场挺在生产前面,生产与市场两手抓,有效提升广东龙眼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产区,各地采购商大会、文化节汇聚全国商客,成为产销对接新桥梁;在销区,广东龙眼走进上海、长沙等地推介,精准开展“地推”式品牌推广……广东龙眼已不再满足本地市场,向全国进军成为新常态、新趋势。这也催化了两大龙眼品系市场竞争的加速。

广东龙眼走进上海推介

湖南星勤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羽前不久刚受邀参加广东高州龙眼长沙推介会,今年已是他第四年在湖南地区售卖广东龙眼。“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广东龙眼在湖南市场占有率仍然不及泰国龙眼。但从长期来看,广东龙眼更鲜甜、口感很好,在市场推广开来完全是可行的。”陈星羽说。

优劣:千年明珠与进口良品

广东龙眼在国内历史最久、种植最广、产量最多,与之对应,泰国龙眼占中国进口龙眼总量近九成。两者在价格、质量和产量上相近,市场竞争也不可避免。

根据资料和访谈内容整理

韩冬梅认为,广东龙眼与泰国龙眼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四点劣势:一是供应期短,广东龙眼主要集中在每年7-8月上市,而泰国龙眼因推行反季节栽培技术,一年四季可供应;二是货架期短,龙眼鲜果不耐贮藏、外果皮容易褐变;而泰国龙眼采用硫处理技术,基本解决了果表褐变问题,在超市环境下,货架寿命可达2-4天。三是外观商品性差,广东龙眼尤其是石硖果个小、果色较暗,即使采用硫处理后,也达不到泰国伊多的外观品质程度。四是缺乏采收质量标准,品控意识不足。

泰国龙眼(左)和广东龙眼(右)

尽管如此,广东龙眼也具备诸多优势和新机遇:

——品质好。广东两大龙眼品种各具特色,储良果个大、肉质脆、可食率高;石硖含糖量高、带有蜜味。韩冬梅认为,广东龙眼内在品质并不亚于泰国龙眼。

——生态绿色。近年来,云南、浙江等地的“泰国毒龙眼”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广东龙眼较少经过熏硫处理,虽然货架期短,却不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深圳宝能集团华东区域采购总监俞嘉认为,新鲜绿色是广东龙眼的最大优势,都市消费者尤其是妈妈群体对绿色生态尤为看重,放心的、安全的才是她们想要的。

——冷链与电商配套逐步完善。近年来,广东各大龙眼主产区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如茂名通过建设田头智慧小站,以“冷链+”破解龙眼保鲜“最初一公里”。高州市燊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焱宗表示,高州龙眼通过电商销售以后,除了省内,也销往杭州、嘉兴、长沙等地,大部分当天发货,第二天就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推介会上广东龙眼受采购商青睐

未来:品质提升与消费引导

在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推动下,广东龙眼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收益稳中有升。但综合来看,广东龙眼在产业、科技、文化、市场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扬长避短,借鉴泰国龙眼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龙眼

韩冬梅针对如何提升广东龙眼市场竞争力,提出以下建议:(一)继续推进优质龙眼引进与培育。提高单果重,改善外观品质,选育粗生、丰产、优质的龙眼品种,以及适宜反季节栽培或保鲜加工的新品种。

(二)加强品控意识。采收时做好果实质量分级和把关,推行分级销售,实现优果优价。

(三)加强龙眼采后保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根据不同市场和贮运要求,指定相对应的保鲜技术标准,包括常温和低温运输、产地近销和北方远销、低端与高端市场等。此外,熏硫技术是目前唯一高效的龙眼保鲜技术,可适当在某些销售渠道推广使用。韩冬梅提到,针对此方面,团队正致力于硫处理技术改良应用并研发一款龙眼保鲜纸,可实现龙眼保鲜更方便、更高效,目前正与相关企业商谈合作事宜,希望在企业的的协助下,让该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四)加大国内品牌宣传和市场消费引导。在过去,非产区消费者对龙眼鲜果的认知基本以泰国龙眼为标准,反而不识国内龙眼的本真,对国内龙眼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应当通过多样化品牌推介和销售活动,建立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效应,打破泰国龙眼在非产区市场一家独大的现象。

广东储良龙眼直达社区门店

【来源】南方农村报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