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东成立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7项团体标准

5月16日上午,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预制菜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指导,省农产品加工服务产业园、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主办,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和南方农村报社承办。

活动现场。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摄,下同。

会上,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进行湛江、高要、顺德、韶关、潮州、汕头和河源分院授牌。联合研究院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内容包括预制菜的定义、分类、质量标准、技术规程等。

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现场揭牌。

至此,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和首套预制菜团体标准正式出炉。这是广东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更是迅速落实《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下称“菜十条”)“夏八招”,有力推进预制菜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预制菜产业硬核实力的真招、实招。这也是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广东预制菜产业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建设广东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高地

近三年来,广东发扬首创精神,率先在全国组织化、系统化大力推广发展预制菜产业,全省各界积极响应、火速布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各相关单位、科研院校、地市政府以及企业紧密联动,广东预制菜迅速火爆出圈、引领全国。在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中,广东省继续保持第一。

会议指出,广东省保持领先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创新和技术标准引领,不断增强广东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始终将科研放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位。

在2021年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上,广东发布了预制菜18项关键技术,引导行业逐步规范发展。其后,紧锣密鼓地组织了预制菜科普讲堂,邀请广东省农科院、华农、仲恺、华工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持续科普推介预制菜,营造行业良好发展氛围。同时,积极为院校与企业、院校与产区开展研发合作牵线搭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近期,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菜十条”,更是将推进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建设摆在了十条之首,释放出重视科技研发的强烈信号。

本次会议,是科研界响应广东“菜十条”“夏八招”的有力举措。通过创建预制菜联合研究平台,在平台上组织联动食品科学家、粤菜大师等,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持续“炒香”广东预制菜,打造新的富民兴村产业。

打造国内一流的预制菜研发和人才培养平台

“3、2、1,揭牌!”随着红布拉开,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正式诞生。

“联合研究院将为广东预制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廖森泰在会上表示。据介绍,研究院由11家高校及科研单位、41家行业龙头企业和2家协会发起组建,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多方投入、项目纽带、委托研发、技术转让、联合攻关等运行机制,实现博士与厨师结合、实验室和厨房结合、科研与产业结合,将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廖森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名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介绍,联合研究院组建前期,通过广泛征集预制菜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意愿,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共同组建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于5月13日上午举行筹备会,正式通过研究院章程和理事会、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等机构名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

据悉,联合研究院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开放协同提升竞争能力”为宗旨,秉承“互利、共赢、自愿、平等”的原则,以“集聚资源、协同创新、市场运作、共同发展”为理念,吸纳广东省内在预制菜产业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加入,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接下来,联合研究院将聚焦大联合和协同创新,汇聚广东农产品加工和食品领域科研院所与高校科技资源和人才,充分发挥广东省农科院院地、院企合作网络,实现预制菜全产业链科技资源的最大化;聚焦决策咨询,发挥智库作用,协助地方政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预制菜园区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职能,开展联合攻关;聚焦标准体系建设,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聚焦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深化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

正如廖森泰强调,联合研究院将以推动广东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协同成员单位,强化多方合作,聚焦预制菜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成果,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培育人才、推动协作,打响广东预制菜品牌,全面提升广东省预制菜产业竞争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还进行了联合研究院分院授牌仪式,来自湛江、高要、顺德、韶关、潮州、汕头和河源7家分院牵头企业代表上台授牌。

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分院授牌仪式。

抓紧研究制定更多预制菜团体标准

会议上另一大亮点,是预制菜7大团体标准的发布,这是联合研究院成立后发布的首批预制菜团体标准,也是国内首套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发酵蔬菜安全卫生要求》《酸菜鱼加工发酵芥菜质量标准》《酸菜鱼发酵芥菜加工技术规程》《预制菜鱼类原料安全卫生要求》《酸菜鱼鱼片质量标准》七项团体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团体标准也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

联合研究院首批预制菜团体标准视频发布现场。

预制菜团体标准的建立,是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介绍,团体标准将在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边界、规范预制菜行业发展,提升预制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会上还举行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暨校企院企合作交流活动启动仪式。

在标准引领下,为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成果及技术转化落地,迎合企业和市场研发需求,会议进行了预制菜联合研发项目签约仪式。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广东联合央厨食品有限公司陈志诚总经理、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CEO陈翠颖、广东碧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尹然平总经理、广东供销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运营有限公司张永强副总经理和罗定市福第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有限公司张鉴国总经理5家企业代表上台进行签约。

预制菜联合研发项目签约仪式。

徐玉娟表示,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将聚焦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粤菜三大菜系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积极引导广东预制菜行业自律有序发展。

迈入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科研力量赋能预制菜产业发展,联合研究院的成立和团体标准的发布,将有力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标志着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会议指出,接下来,广东将在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产业集群、培育示范企业、培养产业人才、推动仓储冷链物流建设、拓宽品牌营销渠道、推动走向国际市场、加大要素支持力度、讲好广东预制菜故事等十个方面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共同推动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会议还强调,希望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依托省农产品加工服务产业园资源优势,研究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系列“广东标准”标准,打造成地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成果转化中加速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联农带农,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链接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简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有六十多年历史的省级科研机构,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果蔬加工与装备、粮油加工、禽畜水产加工、蚕桑与南药资源利用、农产品保鲜与物流、营养功能食品、蚕桑种养技术等科技研究与推广服务。

“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200多项,荣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实现成果转化200余项,成果技术服务全国20多个省、300多家企业,科技支撑全省60多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几年,预制菜产业迅猛发展,2021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广东系统化推进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建设农产品食品化工程》,加工所迅速推出百项农产品食品化加工技术,助推广东中央厨房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措施第一条即为“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加工所作为“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服务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单位,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有力指导下迅速筹划组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以期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预制菜大卖场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