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开门红!广东预制菜“横刀立马”,一马当先

在全国各地的团圆饭餐桌上,预制菜稳稳占据了年夜饭的“C位”;在亲朋好友宴请的台面上,预制菜成为登堂入室的硬菜;在走亲访友送手礼当中,年鱼礼盒成为拿得出手的主角。

在2023年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行动的持续发力下,健康、美味、营养的粤味预制菜大展宏“兔,成为新春佳节热议的一个话题,让年鱼礼盒预制菜变成全国年货的爆款,同时在广东年鱼坐高铁进京送祝福活动的加持下,掀起双节营销的热浪高潮。消费者、生产者、专家学者、行政官员等,不约而同地聚焦这一农业变革、厨房变革的新赛道。

消费首选

选购预制菜成新年俗

“今年年夜饭吃儿子送的大盆菜,品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家住广州越秀区的刘阿婆今年已年过七旬,她表示以往过年在家做年夜饭要耗费很多时间,站久了腰酸背疼,选择去酒店还要提前订餐才有位,她表示现在有了预制菜,在家也能轻松做一桌好菜。同样,刘阿婆的儿子也非常满意,他觉得年鱼年菜礼包大气,决定以后春节就靠广东预制菜“撑场面”了。

“预制菜概念我知道,我觉得味道还原度很高。”家住湛江的90后小钟告诉记者,原来,她闲暇时间有浏览新闻、刷视频的习惯。“我觉得预制菜深得年轻人喜欢,不会有距离感。”她还分享道,家里逢年过节都会吃上金鲳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现在有了金鲳鱼预制菜,我也可以给家里人做菜啦。”

在湖北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暨迎新春年货节的展销市场上,一位年轻妈妈指明要买广东预制菜,她说她家人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吃广东温氏出品的胡椒猪肚鸡和潮汕牛肉丸,乘着年货节多囤一些广东好菜,为新年增添不一样的美味。

如今走俏市场的广东预制菜,深得广大消费群体青睐,霸占年夜饭“C位”,成为家庭餐桌上“最靓的仔”。据艾媒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较2021年增长21.3%,预计到2026年增加至10720亿元。其中,2022广东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45亿元,较2021年增长31.3%。截至2022年底,全国预制菜企业数量为76316家,广东超过6000家。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广东位居第一,山东,上海,河南,福建,江苏,安徽,四川,浙江和内蒙古排前十。

喜报连连

生产企业夺取“开门红”

促消费,添年味。广东预制菜企业纷纷告诉记者,在2023年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行动的助力下,在兔年春节市场上,预制菜产业拼赢“开门红,销售业绩全线飘红,增长速度十分喜人。

双节营销活动让更多消费者通过年鱼礼盒了解到恒兴金鲳鱼产品,市场消费者良好的反馈,让恒兴能应对研发出更好的新品预制菜。”广东恒兴集团水产食品事业部市场总监许毅认为,今年恒兴食品借助年鱼经济,推出年鱼礼盒,加上双节营销持续发力,让年鱼大礼包销量实现翻一番,市场供不应求。除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年鱼礼包,还有壹品海鲜煲、恒兴鲜虾、一夜埕金鲳鱼、金汤酸菜鱼、果蔬虾饼等预制菜也是今年热销爆品。此外,恒兴食品在肇庆的工厂二期、南沙预制菜产业园、遂溪食品厂等预制菜加工厂逐步落成,接下来将大量扩招相关专业人才保障预制菜的供应,并开拓盒马、京东、朴朴、美团等电商以及商超渠道,让消费者更方便选购丰富的恒兴预制菜产品。

“在双节营销活动促进下,今年春节期间,广州酒家预制菜产品销售火爆。其中盆菜产品受消费者热捧,如四人份佛跳墙和金汤花胶鸡,节前均抢售一空。”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义忠表示,广州酒家将持续加大预制菜战略投资力度,深入实践“预制菜+粤菜师傅”打造高端粤式预制菜品牌,邀请更多“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粤式预制菜,让全国人民亲近粤式美食、带活品牌、带动消费,提升传统节日地方美食文化。

“2023年双节营销期间,品珍全渠道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同比增长153%,在春节期间,佛跳墙、花胶鸡、‘天下一盆’盆菜等年夜饭产品也超过6000份订单。”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郑乃铭介绍,品珍多款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其中海鲈鱼登顶京东一月份海鲜水产金榜,即食虾尾、酸菜鱼、麻辣小龙虾也分别占据抖音直播爆款榜单的TOP3。

他还表示,双节营销活动在开年之际为企业提供非常好的展现平台,品珍有幸入选首批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百强企业。接下来品珍将做好百强企业示范,持续研发更多有特色的预制菜美食,让消费者不断有新品种的口感体验,为预制菜行业发展再创新局。

雪印集团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王振宇表示,在双节营销活动的推动下,雪印新上马的预制菜项目赢得喜人业绩,截至去年12月底,集团预制菜相关产品完成累计销售5000余万,其中酸菜鱼,鳗鱼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预计2023年销售量可达1.5个亿。接下来,雪印将重点发展预制菜产业,除了丰富预制菜产品,增加汤品,酱类,盆菜类等产品外,还增设海外跨境和直播电商两个专属部门加速开拓预制菜产业的销售渠道。

“春节期间海润预制菜产品销量大增,整体涨幅实现超100%。”海润食品业务负责人高贺欣告诉记者,她还表示,黑米焗鲍鱼、狮头鹅及盆菜等经典产品较为畅销,涨幅甚至超过150%。同时,为抢抓节点经济、年鱼经济而研发的海鮸鱼扒等新品同样取得亮眼表现,一经推出便抢售一空。据悉,目前海润定位于预制菜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已打造建设“中国国际预制菜(白云)展示体验中心”,通过链接整合起多方资源,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及RCEP经贸便利,形成国际化预制菜展示窗口及贸易通路,在预制菜产品、品牌、渠道端全方位持续发力。

温氏佳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双节营销活动为企业创造了优质的预制菜销售平台,在今年春节期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盐焗土香鸡、盐焗好味鸡以及胡椒猪肚鸡等产品销售额达4千万元,同比增幅20%。在政府指导推动下,双节营销活动助力产品销售达增长态势明显,2022年实现营收超5亿元。接下来温氏佳味将聚焦核心区域,建立专业研销队伍,精准服务大客户,提高预制菜市场敏感度,有效把握预制菜赛道经营节奏。

“在今年双节活动期间,我们参与年货进京活动,推出肉制品、粥品罐头等‘圳品’预制菜得到消费者青睐。”深圳市饭饭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锦培介绍,其中大盆菜销量最多,近2个月公司预制菜产业销售额也超过2000万。据悉,饭饭得作为河源预制菜产业联盟牵头单位,汇聚了预制菜生产企业、原材料企业、金融机构、外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资源,为河源预制菜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中泰食品预制菜系列比去年增长60%以上,如粉葛扣肉、和味牛腩煲、金汤花胶鸡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新出的龙虾盆菜和鸳鸯盆菜两款盆菜,除夕前就处于缺货状态。”中泰食品事业部总经理何芳指出,双节营销活动对预制菜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平台,通过政府+媒体赋能事半功倍,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信心有保障。接下来,企业将在品牌上着重打造C端市场,以家庭需求为主,抓住消费者的“新”习惯,同时布局境外市场,让粤菜走进千万家!

广东佰顺农产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为广东预制菜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农产品贸易等服务。公司总经理王东表示,在春节期间,佰顺预制菜集配业务由日常的每天4000单增至日均6000单左右,涨幅约50%。双节营销活动的开展,为预制菜企业抓住双节经济引爆产品销售,为预制菜企业发展提供了“加速度”。未来,佰顺拟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布局“核心仓+共享仓”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有效覆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预制菜产地及销地腹地,形成预制菜流通“全省快达卖向全国”的冷链物流网,把每一份预制菜安全、快捷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韩御史隆江猪脚公司品牌负责人总经理望旺告诉记者,得益于活动推动,公司预制菜产品一销而空。其中,隆江猪脚五福礼盒为爆款产品,礼盒内有潮汕特产,如隆江猪脚头圈、隆江猪脚四点、虾枣、牛肉丸、鱼丸等。她还表示,通过参与双节营销活动,让自己以及企业扩宽了视野,并充分感受到“预见未来”的必然性。她认为正宗的隆江猪脚因用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烹饪过程长,特别适合做成预制菜。下来,韩御史隆江猪脚将会在市场、生产、研发、设计等方面,加大对预制菜的投入。

同样获益的还有成立于去年的翠叔公预制菜(广州)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销售全国各地县级生产的特色产品的预制菜公司。公司董事长宽夫海伦表示,公司目前上线有翠叔公预制菜超市+小程序,截至今年1月18日,不到一个月时间销售额超100万元,所有预制产品供不应求,卖到断货。据悉,公司主打产品以紫金八刀汤、蕉岭三及第、三代卤王卤五花肉为主。

科技赋能

预制菜营养搭配科学且均衡

预制菜是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向餐饮的渗透,是传统烹饪产业走向科学化、工业化、标准化、营养健康化的必由之路。美味与健康兼顾是餐饮和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加工所制定发布《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等10余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为预制菜行业保驾护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表示,自去年牵头成立了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以来,加工所发挥科研院所优势,以产业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着预制菜的保鲜、绿色加工、营养健康配伍、副产物综合利用、口感还原度与安全等方面问题开展攻关,取得了多项预制菜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此外,加工所聚焦产业需求,共服务省内外中小企业近百家,全年实现成果转化一百多项,有效推动了技术成果与产业的对接,在2021年就率先推出100项农产品食品化加工技术和预制菜十大共性技术,为全省预制菜产业园和实施主体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加工所已攻克了冷冻浓缩技术、电子束非热杀菌技术、预制菜核心调味品技术、安全鱼生技术、粤式特色风味水产品等一批预制菜加工技术,且进一步提升了速冻水产品原料品质、酸菜鱼原料酸菜的安全性、鱼生品质和营养均衡。同时,研发了高阻水和高抑菌活性壳聚糖复合保鲜膜和鱼虾贝抑菌包装材料,开展了智能保鲜冷库设备研究,联合开发出烟熏鱼系列、预制菜专用调味料调味酱、素菜盆菜、低盐低糖低脂型健康预制菜和营养均衡团餐等30多个新产品。

“在预制菜的新赛道,粤味预制菜在风味还原、保持营养均衡、健康促进等方面不断发力,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有力地助推广东预制菜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药科大学教授胡旭光指出,地方特色食材,发展健康美味的功能性预制菜(药膳)产品将是粤味预制菜弘扬岭南美食与食疗文化,是推进特色优势发展的新趋势。

他还表示,随着超高压非热加工、速冻锁鲜技术、风味物质微胶囊化、真空慢煮等新技术的应用,广式豉油鸡、传统咕噜肉、客家盐焗鸡等传统粤味预制菜和陈皮八宝开胃鸭、五指毛桃猪肉健脾汤、美容养颜鲍鱼花椒鸡等创新粤味预制菜不断问世,飘香海内外。

政策扶持

地市抓预制菜成效显著

“在2023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的带动下,梅州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成功助力梅菜扣肉、盐焗鸡等客家预制菜卖出喜人的销售业绩,春节期间销额增长超过40%。”梅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乘着我省一波接一波推预制菜的东风,梅州市把预制菜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发出《关于印发梅州市加快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制定发展规划、强化要素配置、培育领军企业、具体奖励措施、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弘扬客家菜文化等方面出台五大政策激励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在新的一年梅州将联合以梅州酒协、梅州茶协为代表的食品类的相关兄弟协会,对接好广东省海外客属联谊会为代表的在全国各地的客家社团,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出台五大政策聚力打造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提升客都预制菜品牌影响力。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在预制菜产业方面已培育发展有40家预制菜关联企业,同时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与1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0余种养大户建立起“订单农业+保底收益”“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按股分红”等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产业利益捆绑,带动1.3万户农户增收,提供就业岗位约5100个,间接带动就业2.5万人,形成了河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力源。

目前,河源建立了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河源分院,发动全市预制菜经营主体、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成立了预制菜产业联盟。接下来,河源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预制菜发展方面的决策部署,全力培育出示范企业、健全质量规范、扶持产业发展、加强金融保险支持等十二条措施的落实,大力推动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自身农业资源禀赋,肇庆市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布局在肇庆市高要区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如今已成为广东抢先布局湾区乃至全国预制菜的“第一园”,是全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排头兵”。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引进头部企业新协航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预制菜生产及冷链物流项目,洽谈引进深圳美团、乐禾食品等19个预制菜项目。各地大力推动本地预制菜企业增资扩产,高要区恒兴水产、广东源庆,高新区馥海食品、得宝食品、领航食品、蒸烩煮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投产。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肇庆市具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土地优势、政策优势,将使肇庆预制菜产业继续提升竞争力。下阶段将从政府引领和扶持、全产业链招商、预制菜研发推广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四个方面为主抓手来发力肇庆预制菜产业。

【来源】南方农村报 预制菜大卖场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