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上名校频现:大学及专业正加速分化丨快评

名校正在进行中的加速分化,有助于学子与家长看清名校的本质,明白自己强大、自己优秀才是第一位的,“求其在我”才是第一性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捡了漏也不要沾沾自喜,拉长时段看未必是占了便宜。而且,如果你没有实力,靠运气挣来的机会也会凭实力失去,德不配位才是大患。如果你有实力,与名校失之交臂又如何?再牛的名校也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自己有没有实力、有多大的实力,最好心中有一些数。

责任编辑:辛省志

今年高考招录,爆出很多“冷门”,不少考生欢呼“捡漏”。如广州大学“普通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53,引发热议,不过这并不是物理类遇冷,而是204专业组(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组)遇冷。又如中央财经大学在河南的提档线为601、位次为21021,对比2022年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615与8816),可谓惨不忍睹。

从上述现象,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首先,为什么有若干专业受到学子的冷遇?因为今年的考生填报志愿更鲜明地体现出“就业导向”原则。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经济下行、对未来预期走弱及存量博弈趋势加强之下,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趋于保守,就业岗位的供给不足,高薪岗位增加乏力,就业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高增长时代,拿个名校文凭就能找到一份起点高、薪水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