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真对待土地,土地会不会认真对待我们? ——专访《种地吧!少年篇》总导演杨长岭

“他们现在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有一些奇思妙想,干一些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事,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因为他们未来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正和纠正自己,对吧?”

发自:杭州

责任编辑:杨静茹

一个深夜,十个年轻人搬了30吨有机化肥。(《种地吧》节目组/图)

2023年7月29日,综艺节目《种地吧!少年篇》(以下简称《种地吧》)第一季收官。

8个多月前,这档以10个年轻人种地为主要内容的综艺开拍。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山联村后陡门58号,他们承包了142亩地:其中120余亩种了小麦;一块空地上搭建了羊棚、鸡圈、鸭舍,毗邻的另一块地上建了3个大棚,一个用来种辣椒、樱桃萝卜、雪里青等蔬菜,一个用来种4000盆玫瑰,还有一个则用于水培生菜;隔着一条村道,是一片虾塘和一片鱼塘。另外,他们还把原先的3间平房整修了一番,扩建了院子。

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种小麦、养殖、做基建,10个人用大半天扛30吨有机肥,又花一天时间把4000盆玫瑰搬进自己搭的大棚……观众被10个年轻人的劳作和热血打动。节目里的种地生活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平行时空:这是个没有淘汰机制、不存在竞争的地方,年轻人们与人为善,不断尝试,互相支持。

6月6日,10个年轻人收小麦的那天上午,总导演杨长岭骑着电动车来岗哨接我们,电动车是他在后陡门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他骑着它在麦田、农舍、中控室(由几只集装箱搭建而成,在农舍背后,已经生锈)之间到处跑。

导演杨长岭。(《种地吧》节目组/图)

杨长岭做电视做了二十多年。2000年初,他在当时家喻户晓的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中做编导入行,之后又做过制片人。

从业期间,他亲历了国内综艺发展的几次转型。2010年代初,一系列模式引进节目出现,《达人秀》《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超大成本的新节目拉高了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规模和规格,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综艺制作理念。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挫伤了整个娱乐行业,疫情之后模式节目更显疲态,带有摸索尝试性质的各种原创类节目进入大众视线。

导演组对于《种地吧!少年篇》的最初构想是做一档小体量的节目,用偏纪录片的方式拍摄明星嘉宾在田里种植蔬菜瓜果——也不用每天守在那里,能伴随农作物成长的不同阶段、参与一下劳作即可。随着讨论和策划的不断深入,导演思路逐渐清晰:一定要踏实种地,一定要让少年们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

2022年7月,节目组发出招募通知,要招19-26岁的年轻人(会开农机、放牛羊鸡鸭、播种插秧施肥者可放宽限制),进行6个月不间断的拍摄,做一档“致力于重建少年和土地连接的现代农业劳作纪实互动真人秀”。

十个年轻人成立了名为“十个勤天”的公司。图为他们穿着自己订制的工装,去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种地吧》节目组/图)

在几重意义上,《种地吧》是非常新鲜的:节目组选择了农业这一与娱乐行业距离遥远的产业;嘉宾是出道了但不出名的艺人,或者还处在演艺圈边缘的新人,没有通告费;超过200天的拍摄,几乎没有剧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