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阳: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推动文明创新的社会进步共识”

从2005年算起,李伟阳已经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研究了近二十年。这位国网能源研究院现任副院长,曾是国家电网社会责任处处长,中国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笔人。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成为中国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此为标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元年开启。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专家之一,李伟阳亲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社会责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回顾这一历程,李伟阳向南方周末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这不是偶然”

在2006年之前,社会责任报告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个陌生事物。美国《财富》杂志的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中,中国企业的名字经常排在后面。

李伟阳介绍,当时的排行是基于公开信息评判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信息披露质量对排行有着直接影响。发布排行的《财富》杂志等西方机构主要搜集英文公开信息,而中国企业对国际传播尚不够重视,在英文网站建设、英文信息披露上都有所欠缺。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排名最大的短板在于信息及时、有效、全面的披露。”着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后,李伟阳马上意识到这个当时最迫切的问题,开始推动国家电网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尤其是国际化的信息披露,比如英文网站的建设等。

他介绍,在社会责任绩效信息充分及时披露后,国家电网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排名一直处于国内央企的前列。

国家电网在企业社会责任上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和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重视。

2006年至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国内首个央企社会责任研究课题,李伟阳牵头参与研究。这项研究对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1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制度建设进程,立足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在央企层面全面推行。

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李伟阳介绍,当时“责任竞争”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潮流和重要趋势,维护劳工权益、支持社区发展、环保等成为国际竞争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重要规则。

200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提出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反腐败4个方面共10项原则,号召全球企业遵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

这推动了各个国家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当时国务院国资委也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就成为必然要求。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央企业,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发展站在了前面。

“这不是偶然的。”李伟阳告诉南方周末,2003年日本第一批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同样有东京电力。电力企业具有资源垄断属性,与政府、社会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良好沟通关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推动文明创新共识

最初研究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李伟阳遇到不少挑战。首先便是思想认识的转变,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强调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则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这在建设高质量市场主体尚且任重道远的阶段,对企业的思想认识带来了不小冲击。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国家电网又是全民所有的中央企业,该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国家电网发布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时,李伟阳就和团队对这一理论基础做了深入思考,原创性地提出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中央企业的整体社会责任、中央企业个体的社会责任,以及中央企业领导这个群体的社会责任。

理论问题解决后还面临着管理工具的难题。管理的变革应该从哪儿抓起?李伟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行动上,这意味着是一系列管理行为的调整,是企业制度安排的完善。

国家电网编制出版了一整套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具丛书,涵盖透明度管理、公益项目管理、社会与环境风险管理等方方面面,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工具箱。

2007年11月,国家电网组团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第五次全体会议。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参加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会议,李伟阳是亲历者。

他回忆,当时国家电网参与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制定,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第一次系统地理解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逻辑,并对这一时代潮流有了更为辩证与全面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时代潮流,在理论创新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归根结底是为了推动文明创新的共识。”李伟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争议,需要大家交流互鉴、充分讨论。标准的制定过程也是共识的形成过程,是企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国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这一过程。

李伟阳强调,只有扎实的理论创新,才能持续引导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行为创新,进而真正形成时代潮流意义的社会创新,并最终积淀成为文明创新。中央企业、中国企业、世界企业做社会责任,一直都在创新的历史进程当中,当前社会责任理论创新仍然是最大短板,文明创新意义的社会责任发展有着很大空间。

和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披露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在李伟阳看来,这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进一步聚焦。从ISO26000标准到ESG,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从推动企业自身的认知转变发展到在社会层面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

“它是有真实的要素配置力量在里面。”李伟阳解释,ESG报告披露具有一定强制性,会直接影响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源向企业集聚,明确要求把治理安排、治理绩效和“E”“S”放在一起,更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但李伟阳也强调,“很多社会和环境问题企业并没有优势去解决。”在他看来,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也要看到这应该是企业在道德驱动下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迫于压力的被动回应或争取社会支持的品牌形象建设手段。

“企业如果把资源放在自身没有优势去解决的地方,这对社会来讲未必是负责任的。但企业有责任通过提升自身及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透明度,推动更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为社会各界所知晓,然后吸引集聚放大更多的社会创新资源,实现各方信息、资源和能源互补,推动技术、产业、组织运营和社会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发挥利益相关方和全社会共同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潜力与作用。”李伟阳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