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方探时代脉搏 极目粤海寻变革新声——北大中文系赴广州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纪实

广东省广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珠江下游,濒临南海,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自古以来,广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广州孕育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荣历史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团结奋进、敢为人先、开放包容……新时代的广州在祖国的南端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进行视察,对新时代广东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追随着总书记的脚步,在“认识中国的方法”课程的理论指导下,今年7月30日至8月4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师生一行来到广州开展思政实践课,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开展“走进南方”调研活动。本次实践由中文系党委副书记周昀、团委副书记李涵宁带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侯小军担任调研组指导老师,中文系2022级博士生石子萱担任助教,14名2022级本科生参与学习。

在六天的实践中,同学们一路深入参观、聆听讲解,学习调研传媒行业和广州的发展之路,以正确、科学的方法和视角观察、思考、认识中国。敢闯敢试,不断创新,既是改革开放的精神,也是广州、广东的主旋律;走进南方,也是走进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精神,走进在这种精神引领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转型奋进和广州的砥砺前行。

开课仪式

7月31日上午,“走进南方”专题调研启动仪式暨思政实践开课仪式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行。

“走进南方”专题调研启动仪式暨思政实践开课仪式。“南方+”摄影记者张令拍摄

会上,中文系党委副书记周昀进行致辞,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开展思政实践课程的情况,表达了对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开展思政实践课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拓展视野,“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身体力行地认识社会、“认识中国”,为今后磨砺品性和本领树立方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南方新闻网党委书记、总裁侯小军指出,这次共建旨在加强互动交流,创新人才培养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实现双向奔赴。调研以“胸怀‘国之大者’,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希望同学们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感受时代巨变、凝聚奋进力量。

随后,两名学生代表赵若颖、何张墨分别发言,表达了对中文系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精心组织此次思政实践课程的感谢,并表示了将在课程中积极参与、不断学习思考的决心,期待在实践中收获更多成长。

最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李小云为实践团授旗,与会成员合影留念。

触摸革命热土 赓续红色血脉

广东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的浪潮里,在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无数革命家、战士、社会活动家涌现出来,星火燎原,生生不息。

位于恤孤院路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对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作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与展示。实践团的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陈列馆,了解了中共三大前后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重温了党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的光辉历史。革命先驱们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勇挑重担、坚守理想,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

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学们了解了农讲所短暂而光辉的历史。革命先辈们结合中国实际,深入讲授和传播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将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地参访这些革命遗迹,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建党初期筚路蓝缕的艰辛,也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先辈们的革命热情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深深地鼓舞着实践团成员。

纸墨情长自难忘 风物长宜放眼量

从清晨带着油墨味的报纸到手机屏幕上的推送弹窗,从纸媒的黄金岁月到“全媒体时代”,我们都是媒体格局巨变时代的见证者。本次思政实践,中文学子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探索南方报业从传统纸媒向“报、刊、网、端、微、屏”多元传播矩阵的转变,思考南方报业如何走出这一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互通、此长彼长的深度融合之路。

参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各个部门

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我们看到“报、刊、网、端、微、屏”覆盖线下线上各个角落,“南方+”客户端成为了一众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不忘积极把握趋势,“造船出海”,让新闻直抵每一位受众的屏幕之中,打造自己的社交媒体矩阵,既成为党媒的中坚阵地,也成为融媒的领航舵手。

与《南方周末》各位老师交流

在《南方都市报》,同学们感受了N视频的“可视化”之路,原本平面的新闻在读者面前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亲近普罗大众、走近百姓心坎。在《南方周末》,同学们了解到如何将品牌内容做精做深、利用付费智媒计划推进自身重塑、实现“纸端”线下与“指端”线上协同共存、共同转型的思考和探索。在《南方农村报》,同学们了解了报业如何与乡村振兴战略、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南方农村报》讲述广东乡村振兴故事,打造涉农信息输出港,形成融媒矩阵,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发展奇迹。

夜探要闻编辑部

夜幕落下,晚上8点半到第二天凌晨6点,报纸从编辑部电脑中的一张空白页面开始,经历了排版、校对、拼版、制版、印刷、折页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在第二天的早晨准时成为读者手中一份带着新鲜油墨味和热度的报纸。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同学们跟随南方日报的版面编辑老师一起走近报纸的排版工作,一道道繁复的程序和高效快速的工作进程让大家惊叹不已。在南方报业印务基地,经过校对的版面首先传输到制版车间,制成四色印版,又经印刷、折页,最后传送到发行中心。凌晨4点左右,它们被送往广东各地。报纸承载的不仅仅是新鲜的信息,一篇篇报道更是体现着媒体行业对社会的理解、关怀。报纸上的新闻不只是“一次性”的讯息,在历史发展、时代变迁的长河中,它们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凌晨参观南方报业印务基地

为了应对媒体变革带来的冲击,南方报业印务基地也在积极转型:一方面,把部分园区进行出租、与物流公司展开合作、引入互联网企业,助力发行物流公司打响“南方优品”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做大物流电商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整合业务,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广东省的多个城市设立分厂,承接周边地区其他媒体以及粤外大型媒体在广东地区的印刷业务。除此之外,他们也在部分园区尝试引入旅游观光、研学产业等合作,向公众普及新闻媒体工作的状况。

在南方报业印务基地的合影

通过实践参访,同学们看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面对媒体行业的剧烈变革,积极地追赶时代步伐,寻求转型与革新,在大浪淘沙的浪潮中屹立不倒;也看到在变革的浪潮中,南方报业不忘初心,始终恪守身为传媒集团的使命与责任,坚持着媒体人的品格和情怀。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时代潮流中如何自处、如何寻求发展,是每个人、每个集体必须面对的课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北大中文系和媒体行业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如何坚守这样的理想,并且在现实中开花结果,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给予了同学们许多启发,也引导激励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探索、思考。

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部的合影

寻访南沙足迹 调研湾区发展

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合影

2019年,国家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此次思政实践课程,同学们来到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广州南沙新区,走访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汽科技馆、南沙国际人才港等地,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发展现状和广阔前景。

来到广州南沙新区新时代开发开放主题展,同学们概观南沙区的历史沿革、交通规划、生态环境情况,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与清朝海防中南沙的重要地位,认识南沙热土上诞生的英雄人物,学习第一个华侨农场——珠江华侨农场的发展,观览南沙的非遗项目板块。讲解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及南沙产业发展情况。南沙新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里交织,面对大湾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同学们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自豪。

港科大(广州)在校生向实践团介绍红鸟硕士班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坐落于南沙区笃学路1号,承载着粤港两地对深化教育合作的殷切期待。港科大(广州)以“创新”为核心特质,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在参访中同学们了解到,与本部传统的理、工、商、人文学院不同,广州分校区创建了功能、信息、系统、社会四大枢纽,旨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在学校精心打造的科技空间中,无人运输车、无人机表演、时钟墙等开拓了实践团成员们的眼界。港科大(广州)开设的红鸟硕士班鼓励创业创新、深化实际问题导向。这一教学理念和“下一个大疆”的愿景,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和人生规划的新思路。

参观广汽科技馆

在广汽科技馆,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序厅、动力科技、新能源科技、数字广汽、面向未来等板块,领略了广汽集团对于中国“智”造和绿色生态的创新力和使命感。面对众多前沿理念和成果,见到广汽飞行汽车和机器人弹古筝,同学们惊叹不已。

参观广州南沙区国际人才港

来到南沙国际人才港,同学们参观了南沙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大湾区国际传播中心等,深刻体会到南沙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支持。

科技自强立天地 创新驱动赴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创新驱动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对汽车行业的产业变革及其催生出的“新能源汽车”这一新领域,广汽集团秉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理念,以自身自主研发能力为依托,在新能源汽车的诸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以此在这一新赛道上进入领先行列。

电池、电驱和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性技术。在此“三电”技术领域,广汽埃安研发了四合一高性能集成电驱、石墨烯超导快充技术、无钴电池等技术,展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参访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园

在广汽埃安的总装车间和焊装车间,巨大的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安装操作,穿梭于各生产线的工人严谨认真。人与机械的精妙配合使同学们深受震撼,而埃安工厂数字化流程、定制化生产和各项零碳环保的技术,也让同学们看到了广汽埃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

在位于南沙新区的广汽科技馆,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落地和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车项目的展望两方面生动诠释了“科创驱动”的大湾区发展模式。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拓宽了自动泊车、辅助驾驶、无人驾驶乃至元宇宙交互体验的发展新赛道。光储能充换补给网络的建设,助力打通新能源汽车充电痛点,打造可持续的智慧能源生态,实现绿色无忧出行和资源再生的双循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轨并行,推动传统汽车行业之外的新业态培育。广汽埃安的生动实践也是科技转化生产力、创新引领新业态的大湾区发展经验。

聆听广汽埃安工作人员的讲解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同学们在这一次思政实践课中亲身体会,感受颇深。广汽埃安一系列研究成果书写了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华章。放眼全国,千万个同广汽一样的企业踔厉奋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考察连樟变革 感受乡村振兴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清远市连樟村视察,殷切嘱托:“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连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敢闯敢试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新时代精准扶贫、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创造新时代“清远经验”贡献连樟力量,打造“连樟标准”。

连樟村“总书记嘱托石”前的合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农业方面,多年来连樟村针对从前缺少支柱产业的困境,结合当地耕地面积较小等客观条件,依托碧桂园公司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建立起一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培育出的良种甜瓜、西瓜、哈密瓜、草莓等经济作物一方面以鲜果的形式流入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粗加工、精加工,制成零食、混合茶饮、果酒等进行销售;此外,连樟村还承接其他地区农产品的加工,如信宜三华李制作的果酒、甘肃土豆制作的饼干。这些举措增加了销售收入,实现村民增收。据园区负责人何为先生介绍,农产品销售取得的利润由全村及碧桂园公司进行分红,村内再由村集体(村委)和村民进行内部分配。

参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果蔬大棚

连樟村还建设了玩具加工厂,据相关负责人和工人介绍,连樟村建立的玩具加工厂共有六十余名工人,主要负责加工玩具的初级零件,然后送由总厂进一步加工。工厂的出现提高了村内的就业率,为村民增加了务农外的其他收入,实现了村民“洗脚上田”“家门口就业”,为连樟村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生态振兴也是连樟村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生态+产业”的乡村振兴模式下,连樟村依托水稻种植基础,开发“禾虫+大米”的生态种植模式,上种水稻、下养禾虫,一田两产。这种模式力求通过增加大米“产品的故事”的分量,打响并支撑“连樟1号”品牌,是连樟村产业振兴的一次大胆探索。

实践团前往连樟书屋

连樟村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研学旅游等第三产业。连樟书屋打造党群阅读中心,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推动了连樟村的旅游业产业发展。立足连樟村,放眼是碧水连山,洁净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生态振兴提供了基础。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和有力保障。在连樟书屋,同学们见到了返乡大学生陆锦辉,观看了他制作的连樟宣传视频。在与村支书陆飞红的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连樟村开展过“雁归计划”,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当前,连樟村更多依靠村内部力量,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培养自己的人才力量。

与连樟村村支书陆飞红交流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同学们从村支书陆飞红那里了解到,万事开头难,美丽乡村建设起初在村民中的响应并不热烈,于是他和帮扶团队三天两头在村委开会、为村民讲政策,还带着村民们去省内示范村等地参观学习,并积极发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们带头示范,终于说动了村民们,这才有了现在的成果。这也是陆飞红书记提到的三条大路(走车的大路、致富的大路、群众的心路)中最艰难的一条。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新时代红色文化是连樟村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走访故事、“脱贫致富、敢闯敢干”的经验都是乡村振兴中连樟村的精神财富。村中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容忽视,返乡创业青年陆秀媚带领村广场舞队讲述“连樟女儿”故事。如何讲好故事,是连樟村继续探索的一个方向。

与村民陆秀媚女士交流

在实践中,同学们为连樟村的发展成果和建设经验而赞叹,对乡村振兴也有了新的认识。连樟村如何能不止步于今天的成就,在先行先试中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在与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中,同学们意识到,保持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探索新的宣传方案,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加强企业和村民的联动,或将成为连樟村乡村振兴“再出发”的新方向。

结语

在六天的广州之行中,实践团的成员们逐渐与这座城市熟悉,尝试深入了解和挖掘广州的一些侧面,追溯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热血,体会广州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里勇立潮头、不断探索前进的精神。

走进南方,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走进广州这座城市,走进祖国的南方大地。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应该怎样认识中国、认识这片土地,始终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从课堂走向田野,从书本走向社会,同学们不断打开视野,触摸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这片土地敢为人先、积极奋进的精神,也长久地感召和激励着每一位中文学子的内心。

实践感悟

回想起这段在广州度过的无比充实的时光,最难忘的还是参访南方报业集团和T.I.T创意园。无论是参访南方报业集团的各个部门,深入了解当下新媒体行业生态,还是游览创意园、与杨明师兄座谈,领略中文人深耕文化产业领域的耀眼风采,都给我带来了对现实社会全新的深入理解,让我获得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奇妙体验。从校园的“象牙塔”里眺望世界,总是难免失真,只有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用心体察世间百态,才能与身处的国家、社会、时代建立真正有效的“链接”。

——张若微

本次思政实践课程中,我们有幸参访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T.I.T创意园区,收获满满。在参访“南方+”、《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等部门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一家党媒,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各个传媒部门不仅能勇追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转型升级,更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价值、以真心换取人心。微信等许多互联网企业的总部位于T.I.T产业园区内,园区从老旧废弃厂房改造成如今遍地绿荫、建筑精美的创意园区,获得许多优质企业的青睐。我从参访的两家公司的蓬勃发展中都看到了把握机遇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也看到了广州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发展之路。

——赵若颖

仍然记得8月2日凌晨走进南方报业印务基地,想象中大批工人在晃眼的灯光下星夜赶工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办公室里只有几人游刃有余地操作着电脑;一路走去,飞速运转的大型机器也颠覆了我对传统报业的印象。然而,自动化固然是转型后的印务基地的最大特征,但更令我感动的还是对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一任轮轴隆隆作响,每一位进出车间的工人都有耳塞保护,令人安心。这串小小的耳塞,比成吨准时运达的报纸更加温暖。

——龚云琦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广州”。回顾六天的“走进南方”之行,初入广州,这篇土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便在眼前徐徐展开。步入广东省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旧址,我们尽赏南粤变迁。我们从未名湖畔的世外象牙塔中走出,来到粤地的市井之中,既触摸广州的城市脉搏,也领略新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新风。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日益发现,现实社会远比校园里学习的书本知识更加多元、更加细腻、更加具体。实践与理论正是在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之中相互融合、彼此促进。身为中文人,我们应该肩负的不只是语言文学字里行间的知识与体系,更是把握中国现状、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和责任,如此才是真正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期待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乃至走出校门后的时日,都能铭记“斯文在兹”于当下社会的真正含义和崭新内涵。

——刘文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