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奥本海默:超现实镜头、毒苹果和沾血的手

诺兰使用了现代叙事方法加上经典叙事功力,把一个多时空、人物众多的故事讲得线条清晰,从容不迫。

责任编辑:邢人俨

《奥本海默》取材自美国“原子弹之父”、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真实故事。电影《奥本海默》(2023)剧照。(资料图/图)

《奥本海默》比我预想得好看很多!它把一个有料的人物,讲得非常有料。

公映前,我大大低估了自己和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担心这个作品不太亲民。因为诺兰用片段跳跃的方法来讲这个人。而本片的人物又奇多,它的人物谱是电影史上第一“博士班底”。曼哈顿计划的营地洛斯阿拉莫斯有着“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奥本海默被称为“营长”。诺兰这回又长出了一双剪刀手,还过了一下PS的瘾,这大大影响作品的亲和力。

结果,我自己看了一遍不过瘾又去二刷。票房和评分比我估计的高很多,豆瓣评分8.8!观影用户的评分高达9.6。明年3月,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小金人,诺兰至少捧回一个。

诺兰“魔改”历史场景

其实这回诺兰讲故事很老实了,他主要用三个时空完成叙事:1942年组队造原子弹和奥本海默的情史、1954年对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审查、1957年对路易斯·斯特劳斯当商务部长的听证。

这片子人物比较多,博士几十个;镜头呢,剪得很快很碎,诺兰用的不是分段讲故事,而是片段跳跃式叙述。它的信息量特别大,镜头切换流动之间,发散出一种叙事文本的快感。影片的人物性格之间张力极大,彼此顶得住。台词都是来回辩驳,对话有张力,有含金量。其中关于美共的几场戏台词写得有厚度,写出了20世纪初期红色思潮席卷全球的世纪时髦。

诺兰的台词功夫了得,他用大量对白作为串联的针线,让许多与原子弹貌似没关系的剧情,像一盏盏聚光灯一样汇聚到奥本海默身上。1954年奥本海默被审查的戏,诺兰用了犀利的剪辑和互相撞击的台词,把这一段写得像法庭戏。他还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