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两会”十大言者

当人们从 “两会”的政治盛宴四散而去,留下的是什么?是代表委员们在会上的言说。

责任编辑:邓科 蔡军剑

当人们从 “两会”的政治盛宴四散而去,留下的是什么?是代表委员们在会上的言说。

尽管相当多的代表委员多年来习惯鼓掌叫好,或习惯于沉默倾听,但有部分代表委员在庞大的政治话语体系中保持一份平常心,用良心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用真言为读者留下了忧国忧民的生动记忆。

这是南方周末连续第四年推出“两会十大言者”。让我们在这里记录,2009的两会上,那些珍稀的言说。

诤言院士钟南山 炮轰“歌功颂德”

“两会”上,人们听惯了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赞赏和喝彩,今年,对这一现象最直率的批评,来自耿直的院士代表钟南山。

3月10日广东人大代表团分组讨论中,他的发言令满场皆惊,继而掌声一片:“领导不在的时候,代表们发言挺多,而且讲得很深。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我感觉这样的气氛不太好。”

他说出了许多代表想说但缺乏勇气说出的话。他是医生,看到的正是“两会”会风背后的病灶所在。

73岁的他仍然锐气十足。他不限于批评会风,对医改、劳动合同法、政府工作报告的缺点,他都直率说出自己的观点。

他说:“譬如劳动合同法,我听到很多负面的声音,但现在是一片赞扬。”

有评论者呼吁,人大代表当学钟南山!其实,代表们不是不想学,是有时候不敢学也。

敢言教授葛剑雄 记者眼中的“珍稀动物”

葛剑雄每年“两会”都是“炮手”,今年也不例外。“两会”前,他便已通过媒体提出意见:“‘两会’的座位安排,可否调一调?”

今年“两会”,他继续放言:“‘两会’提案议案质量下降”、“浙大请金庸当博导不合规定”、“惩腐不力学术造假将蔓延”、“教育经费连及时发放都无法保障”……他再一次成为媒体最为热衷采访的人士。

他批评“两会”提案议案质量下降:代表委员们都不是专职的,很多人平时非常忙,很难有时间对社会做全面的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