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 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黄伊雅 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第三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黄伊雅

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指导老师:寇凯华

我想,很难跨越时空去真实地了解一个人,更别提这个人还是苏轼。在不同的画作中他有着不同形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对他的描写也难免有所不同。我曾将“真实”看得很重,我想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真正的他。可明明看完了他的一生,却总觉得离他还有一段不近不远的距离。而跟随传记的叙说,我们看到的是他人眼里的苏东坡,或许迄今为止我们都还没能了解真正的苏轼,这样的念头着实曾让我感到遗憾。

但我现在认为真实是相对而论的。

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注定后来的人无法尽知前人的模样,而人性的复杂程度之高,当事人自己往往都很难对自身有十分清晰的了解。在几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于所谓“真实”的苛求其实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看完书后,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住下了一个苏东坡。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和才华的人,他的精神对我们生活状态的影响必定是极大的,这种影响才是真实的。

提到苏东坡,就不能不想到他坎坷波折的政治生涯。在了解他之前,我很难相信有人一直浮浮沉沉、升官降职,被贬谪到全国各地,人生行踪遍布宋朝大半疆域。而他政途如此崎岖却只是因为他说真话有底线,自始至终站在人民一边,从而挡了当道小人的路,未免可笑又可叹。

敢于对苛政提异议的人被踢出朝外,真话被压下传不到皇帝耳边,即使传到也被花言巧语稀释蒙混过去;现实其实明晃晃摆在眼前,就在青苗贷款法的威压下百姓的叫苦不迭里。可那些变法派的人官官相护,现实经层层上报呈递到皇帝面前便大变样,黑白颠倒、搬弄是非。就这样,混沌里的坚持反倒成了罪过,东坡先生对那些利欲熏心的政客和腐烂的朝廷也很失望吧。

提到当时的变法背景,我非常赞同“一国的财富方面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是生产与分配”这一说法,即司马光所说:“一国有其固定量的财富。这笔财富不是在百姓手中,便是在政府手中。”

当增加生产绝无可能时,能做的只有分配,充裕国库必然意味着剥削人民,最后新法的实行效果不亚于政府从人民手里抢钱。当政府将大笔利益收入自己钱包,人民只有忍饥挨饿的份。财富不平衡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也随之不平衡,官搜刮民脂,民不再信官,而这样的惨剧竟在遮掩糊弄下持续上演了十余年。

所以当今世界,创新尤为重要也有了解释。失去民心是覆灭的开端,所以保证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刻不容缓,而实现此景唯有创新发展,增加生产力。

说回到苏东坡身上。看一个人,要看一生,而非一个片面。因此放眼整本书,对我而言,印象最深不过一个“闲”字。是他给范镇儿子的信中“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闲,也是耳熟能详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闲。

苏东坡的“闲”当中的意蕴很复杂,因为他的闲往往都是被贬谪下放而得来。在他杭州为民赈灾的事迹中,我们能够很直观地看出他是个关心国事和人民的人,可他人生半程都被当权派一贬再贬,往往革新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又得前往别地;他越来越远离国家中心,手中为民办事的权力被一点点分散抽走。付出如此代价换来的“闲”,我想这并不是他所想要的。

于是,在不如意的政治生涯的基础上,苏东坡的“闲”难免带上苦中作乐的色彩。但他可是苏东坡啊,是诗人、词人、画家,他一生都在感受旁人即使身处天堂仙境也体会不到的美。纵使在游山玩水之际贬谪的忧伤挥之不去,但诗画人间的美所带给他的幸福和喜悦也不掺一点假。

而转观现在,“闲”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似乎越来越难以企及。别说忙的时候总是心心念念着休息,就算是有空余时间,有时也容易落得无事可做的尴尬境地。没空的时候想做的事太多,有空了反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一边消磨着时间,一边却又打心底里不愿意混沌着度日。这样的闲未免太痛苦了。

我觉得苏东坡数次提到的“闲”,除了指没有其他事情做的身体上的闲,还指心中的闲。并且在我看来,心闲比身闲更重要。

我们心里总是充满了事,这些事的重量死死压着人,越多越压得人喘不过气,心里背着的事多了,闲便越发遥远了。即使偶有闲暇,心事重重也无法享受闲的愉悦;而如果心中悠闲自在,哪怕始终奔波劳碌也不会错过生活中细节的风景。正如江山如画,只有愿意欣赏的人才为主人;月光下竹柏影子错落,也只有有夜游的闲情逸致的人才得以观赏。

苏东坡与同乡道人杨世昌于舟上赏夜景时,朋友因无法实现“挟飞仙而遨游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的愿望,又感到身为人只瞬息间便化为虚幻的渺小,吹出的箫声渺远而悲凉。而苏东坡是这样宽慰他的:

“你看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化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已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无私。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费,分文不取。”于是朋友欣然欢笑。

面对友人的悲情,苏东坡没有与他共同沉浸在对人类渺小的慨叹中,而是转换角度去安慰对方,从这里也很容易看出苏东坡性格里乐观的特点,以及他心中的那份恬淡闲适。

苏东坡将心闲与身闲无比巧妙地结合运用,而我们也能从他的身上学习放得开、容得下的乐观,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闲。我想,这是他对我最大的影响。

关于苏东坡是个怎样心怀百姓又开阔豁达的人,到这里已不必再多说。但我还没有介绍,最让我直接感受到他身上的人格魅力的事情。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释出狱。这场腥风血雨的斗争中,他曾写过的所有诗文,都成了想击垮他的人讨伐他的利剑,无心运用的措辞和典故,都被抠着字眼断章取义成了弹劾的表章。经历了如此浩大的风波,经历了那么多口诛笔伐,更是知道有心之人始终对他的诗句虎视眈眈,想必他该收敛许多,干脆停笔再也不写了吧?

他没有。不仅如此,出狱当天他又写了两首诗,并且还是“若由那些御史仔细检查起来,他又犯了对帝王大不敬之罪”的诗。

林语堂评价他积习难改,他自己也在写完诗后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可我正是在这里深深感受到他的那份意气和坚守自我的豪情万丈。因为他从未停止过写诗,从未放弃过创作。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他被贬谪也坚持因地制宜、造福一方,被陷害也握紧手中的笔,挥洒出自己的所思。保全自己是多么常见合理的行为,没有人会说些什么,他的很多亲朋好友巴不得他学会磨平棱角、学会收起锋芒。但他选择未改本色。

这就是我认识的苏东坡。他从来没有失去本心,从来没有委曲求全。他是坚持己见者,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人。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对苏东坡的态度截然不同。他的敌人恨他恨的牙痒痒,他的百姓却深深爱戴他;官场上一群人绞尽脑汁想置他于死地,仰慕他的人却遍布天下,时至今日仍是如此。

在我眼里,苏东坡是这样一个人:

他仕途失意,他人生得意。

他乐观豁达,他幽默风趣。

他友朋众多,他才华横溢。

他秉性难移,他乐此不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