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中试,成都高新区的生态构想

成都高新区智能硬件中试生态园

位于成都高新区九兴大道的一片工业厂房,与众多人心中繁华、时尚的高新区有所不同。这座占地百万平方米的园区安安静静,似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但低调并不意味着隐秘。自2023年成都高新区智能硬件中试生态园交付招商以来,这里便成了观察成都“中试”发展的窗口。围绕在它周围的,往往是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与中试平台紧紧捆绑。熟悉科技产业的人深知,只有中试平台发展得好,科技企业才活得硬气、有未来。

硬气和梦想的背后,是科技企业的奋斗史,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课题。

科技成果转化通常分为四个环节:技术原理构想、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化发展,中试是最关键的一个。而缺乏公共中试服务平台,是国内科技创新产业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3年,在各地政府纷纷发力,加速属地中试平台建设之际,成都高新区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中试跨越行动计划》(下称“跨越计划”),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

新的理念,让成都高新区“出圈”,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国内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它需要证明,自己是否可以成为全国中试发展一个重要且独特的存在。

创新中试平台新定位

中试平台是“中试+”生态的重要主体。最初吸引刘书林(化名)的,便是成都高新区对中试平台的独特定位。

刘书林(化名),35岁,科技史“发烧友”,“沉迷”于国内外科技成果的最新动态。他长期关注中试平台建设的进展,对成都高新区提出的跨越计划抱着强烈的好奇,“我就想知道,成都高新区能把这个事情干成什么样。”

在跨越计划中,瞄准产业发展的两类中试平台被创造性地提及,分别是聚焦主导产业需求的产业突破型和培育未来赛道的产业培育型。

这并非两个“拍脑袋”的新词,其发展有迹可循。早在“七五”期间,国家推出《“七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管理办法》,就明确要加强重点工业性试验,快速转化科技成果。

此后,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综合性中试平台来满足产业发展多元需求的弊病,长期存在。这也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痛点。

痛点引发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面对“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期许,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思路让人充满期待——依托中试平台,赋能产业,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孵化未来产业。

具体而言,成都高新区的中试平台立足当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主动深入市场,寻找合作企业,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

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下深水,长期陪跑”。

中试+生态“试验田”

“下深水”的底气,源于正在构造的产业生态。

2023年3月,成都高新区举办“中试+”生态大会,联合北大、清华、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单位,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倡议,积极营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

也是在这场大会上,成都高新区揭开了一个更大的规划。他们计划拿出千万平方米的土地,牵线搭桥,将其打造为吸引全国优势中试平台的首个“中试+”生态园区。

园区成了成都高新区建设“中试+”生态的首片“试验田”。自2023年交付招商以来,平均每月就有3家中试平台全面投运。

这些平台正是“中试+”生态理念下的产物:集研发、制造、中试熟化于一体,瞄准高新技术企业,满足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商品化需求,专注成果向产业渗透,有效解决“两张皮”问题。

 首批入驻的高新蜂鸟是这片“试验田”的“探路兵”。目前,仅通过高新蜂鸟上市的产品,已达二百多个。

比如呼吸式捕蚊机。经过高新蜂鸟的中试优化,已正式量产并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投入使用。

从产品到商品,在行内人看来,事实上是跨越了“两个中试”。把样品变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叫做“技术中试”;而要被消费者接受,还有另外一个工作要做,即“市场中试”——把产品拿到市场试销,消费者认可了,也才有后来的商品化。

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职责也在探路中日益厘清。政府出手搭平台,制定政策,助力中试平台市场化投资运营。

而市场化的中试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转化,聚人才,吸资金,赋能产业,最终形成生态“闭环”。

“成果转化从来不是难在一个‘点’上,而是整个‘生态’。”高新蜂鸟公司成果转化负责人柏辉阐述,“唯有在生态层面打通各维度,如人才、资金等,方能有效提升转化效率。”

从愿景到现实

转化的飞轮已经启动,接下来就是要努力跑下去。

作为拥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广阔蓝海的区域,成都高新区的奋斗目标也很明确: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

目标的实现仍需靠人才来实现。

在《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22)》的人才“画像”中,产业生态圈264个紧缺岗位,工程师需求占比达到61%。这意味着,包括中试在内的产业中后端人才缺口大,尤其缺少既具有创新能力、又具备市场“嗅觉”的中试工程师。

“中试既是科学技术管理又是市场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光评价认为。

对此,成都高新区有着清晰的认识:成都高新区将加速打造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有机生态。再次将人才发展置于优先位置。

如何补齐人才短板?成都高新区近年来出台多个政策向人才抛去橄榄枝。2022年9月发布的相关政策27个条款中,有8个条款,都在为领军人才、创业人才提供专门奖补,用“真金白银”向人才展现真心实意。今年,《2023年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六大生态优化提升行动方案》出台,强调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生态,实施吸纳培育领军人才力量、创新人才评价认定、升级高端人才服务等一系列“硬举措”,助力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同频共振”。

按照计划,到2025年,成都高新区将力争通过新型研发机构聚集产业领军等各类人才10000人以上,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6000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人才进来了,能不能留得住,用得好。因此,要鼓励中试人才参与价值评估、技术推广、对接谈判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

当然,中试建设所需要的,也不仅是人才,还需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促进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科研和生活一样,都不是规划出来的。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们自然会生长出来。

土壤的培育,知易行难。在通往全国顶尖中试基地的征途上,成都高新区正努力抓住科技创新“火花”,必将在这片沃土中加速结出“产业之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