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职儿女,是双向奔赴还是逃离社会?

他们离开职场回归家庭,是双向奔赴还是逃离社会?从这些年轻人与父母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成为全职儿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广州

责任编辑:陈雅峰

(陈志彤/图)

人一生下来最不费力就能得到的社会身份是“儿女”,随着人生进程的发展,会得到各种各样新的社会身份,包括职业、头衔、人际关系、政治身份等等。当一个人打断进程,偏离主流观念所预设的人生轨迹,从社会退回到家庭,他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定义自己?

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将不就业、不升学也不进修的人概括为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这个词语传入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时采用了音译“尼特族”,在中国大陆则被翻译为“啃老族”。但“啃老行为”并不仅限“啃老族”,根据北京大学的一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啃老”比例从2010年的不足2%跃升至2018年的40%以上。

日本学者山田宏昌在1999年提出“单身寄生族”一词,比NEET更具体,用来指代一直拖延着不结婚,日常生活如居住和吃饭等,都依靠父母,而自己的收入则拿来当“零用钱”的人。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的男主角就是一名“单身寄生族”。

无论是“啃老”还是“单身寄生”,词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并且仅以社会价值为衡量标准。在难以躲避的污名化语境中,一部分退回家庭的人选择用“全职儿女”来定义自己。除去所有外在的社会身份,他们至少是父母的儿女。

全职儿女不算多,也并非一个可轻易复制的选择,但却引起了网络上极大范围的讨论。比起全职儿女是什么,如何做全职儿女,我们更关心他们为什么放弃其他身份。他们成为全职儿女,原因不只出在他们自身,也跟他们所面临的这个时代的普遍困境有着很大关联,只是他们暂时没能克服,或放弃了抗争。

(陈志彤/图)

单身寄居

在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交流的热度已经退去,以前的旧帖不断被新闻学、社会学的学生和记者翻出,显示出对“全职儿女”浓烈的探究意味。这样的探究有时候招致反感,有人不禁发帖问,“为啥突然间大家关注全职儿女”,回复的人大多认为是炒作和追热点。

小组最活跃的时期是2023年1月至4月,很多选择以“全职儿女”描述自己的人公开分享故事。这些故事中,快乐和轻松是少见的,焦虑和迷茫才是主调:“感觉自己价值感很低”“面对亲戚尤其疲惫,父母有时候也会流露不满”“第三周已经开始焦虑了”……有人还提到,部分成为全职儿女的人处在同辈压力中,容易受创伤——他们脱离了社会主流的发展道路。

小组简介中对全职儿女的定义与“单身寄生族”有些相似:单身青年,寄居父母家,享受父母的经济援助。不同在于,全职儿女会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经济援助,且并非放弃就业,而是保持学习,等待机会重回职场,或考公考研。

这一定义对于大多数20-30岁年龄阶段的全职儿女而言,是符合的,尽管对30岁以上的群体不太适用。

西西今年26岁,她的情况正符合这些对全职儿女的定义。2022年12月海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经历了申请博士和找工作的种种考量,最终选择在家专心备考公务员。她的朋友圈背景是罗素的一句名言:“不要因为睡懒觉,而感到自责,因为你起来,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西西认为专业对她的职业选择影响最大,她学的是教育学,“我熟悉的两个学习财会和市场营销的同校同学,很快就入职了,一个进了普华永道,一个进了奔驰,但这些大厂不会要教育学的学生。”她原本的职业规划是读完博士后进高校,但2022年申请的4个月里,她感受到巨大的压力,12月份感染新冠疫情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放弃了申请。后来无意中打开邮箱,西西才发现收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offer,但那时她已错过申请奖学金的期限,“自费百万去读一个文科博士,性价比太低。”

“一个985的文科硕士,不如一个三本的计算机本科。”西西从薪资感受到了这一点。她的一位朋友计算机本科毕业后入职互联网公司,几年后年薪涨到60万元。她在申请硕士时短暂地找过一份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

这次考公务员,西西没有像申请硕士时一样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她发现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近几年考公务员的人数明显上升。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自2021年以来,报考人数每年增长50万左右,2021年为151万,2023年已突破250万。

西西的父母支持她在家待业的决定,她爸爸对她说:“不着急,可以慢慢找一个你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她的一名同学没有这样幸运,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硕士毕业后父母非常希望他尽快就业,他只能匆忙找一份本地中专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月薪两三千,工作非常累。“他想考一个编制,但下班之后完全没有精力复习,于是陷入了两难境地:放弃现在的工作,舍不得,怕之后找不到别的工作;不放弃吧,又累又不快乐钱又少。”

有了同学的前车之鉴,西西安心在家准备省考。她家的财务由父母和她共同打理,她可以自由支配存款的零头,足以覆盖她的生活花销,但她不用承担家务,“我主打一个陪伴。”上大学后,西西很少这样长时间和父母住在一起,妈妈珍惜她在家的日子。每天晚上,父母在客厅看电视,西西在一旁跳健身操。有一天西西回自己房间运动,妈妈很不习惯地问:“你今天怎么不在外面跳?”

西西家里不缺她上班每个月赚的几千块钱,父母也不催她工作,但她还是会感到焦虑,她觉得在家的日子一事无成。“我们在一个结果导向的社会里,我没办法坦然接受人生不是赛道是旷野的观点,还是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裹挟了。”

职业价值

豆瓣小组里有一个提问帖,“为什么会成为全职儿女?”16个回答中,“不想工作/找不到工作”这一理由占了11个,其中包括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2023年,年轻人失业率持续上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