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背后,隐形的人:宁成春的六十年

每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师要做好设计,首先得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再通过书籍装帧,把这种理解传达给读者。

宁成春选择的是与张扬自我的艺术家相背的路。他身上有激越的一面,但他甘于把自我缩小,将自己的名字隐没在一本本书的背后。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年过八旬的书籍设计师宁成春,近一甲子设计生涯中,自他手中诞生了1500多种书,几乎相当于一部当代中国出版史。(受访者供图/图)

81岁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宁成春,仍在过着上班族生活。

有工作时,宁成春会搭乘公交往返朝阳的工作室,朝九晚五。2002年,他从三联书店退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退休,只是意味着换了个地方,继续为书做设计。

画设计图时,宁成春的坐姿与年轻时别无二致:腰板挺直,肩胛处弓起,微微俯下头去。他仍习惯着衬衫,外表最大的变化,是年老之后,蓄了一圈银白胡须,修剪得齐齐整整。

他的工作桌上摆放着各种书籍,一台电脑、一壶茶,透过左手边的窗户,阳光洒落进来。电脑是给助理使用的,宁成春用的是笔、尺子、网格纸,手工画完的封面、版式,递到助理手上,化作电脑文件。

工作室里有两面书墙,其中一个书架上摆放着他自己设计的书籍。2023年8月,他出版了作品集《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近一甲子设计生涯,自他手中诞生了1500多种书。

这六十年,相当于一部当代中国出版史。1986年,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宁成春成为第一任美编室主任,他的作品勾勒出三联书店的历史变迁。与出版家范用关系密切的“读书文丛”,树立了1980年代的思想旗帜;为钱锺书、杨绛设计的《槐聚诗存》《洗澡》,开此后为大批学者做书的先河;《金庸作品集》令无数金庸迷折腰并至今难忘;《陈寅恪的最后20年》激起1990年代的“陈寅恪热”;“乡土中国”系列,对“图文书”的开创有引领之功。

在三联书店编辑眼里,宁成春一点也不老,有了重要书稿,还是像几十年来那样,请他出马。

阳台上,一株龟背竹长得与人同高,那是宁成春2008年住院时,同事送的。助理胡长跃2006年结识了宁成春,那时宁成春工作拼命,最多的时候,请了6个助理配合设计。住院期间,即使在病床上,宁成春还在画版式,护士提醒他不要画了,好好休息。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一周之内,他又回到了工作室。“一天干不了就做半天。”胡长跃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手术第二年,宁成春决定关闭工作室,但许多人继续找他设计,只是应下的数量少了,工作并没有真正停歇。2019年,宁成春又做过一次心脏支架手术。

现在,作品集出版了,也卖得不错,他想着尽快“退休”,写字、画画,把之前来不及读的书读了。可是临到有人请他设计,有些书他仍然舍不得拒绝。国家图书馆要出《敦煌文献全集》,他答应了,“这是很重要的书,你不能眼看着它做不好。”

胡长跃说,宁成春收到邀请,心里其实很高兴,但身体确实是吃不消的。婉拒各种设计邀请的差事,就由胡长跃去做,遇到别人当面请求,宁成春大概率会点点头,“也行”“好,好”。

宁成春喜欢自然的、民间的、人文的东西。工作室满眼的书籍中,点缀着他收藏的各色传统器物:青花瓷器、貔貅石雕、剪纸。他的收藏全凭爱好,没有多么昂贵珍奇。在外采风看见农户家中的瓷碗模样可爱,就从当地旧物市场买回几个。

他拿出一套从潘家园旧书店淘来的画册,里头全是用线描画的青铜器,从前买过32开的,图很小,这套开本大,纹饰一目了然。“其实古代有很多好东西。”宁成春喃喃道。近二十年,他尝试各种传统图案,或在书脊处使用,或以四方连续的样式作为封面底纹,设计愈发古雅敦重。

在宁成春眼中,器物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用,无名工匠所做,看起来卑下,却有日常之美。书是为人服务的器物,也应有“器物之美”。文艺理论家王朝闻曾说,“装帧艺术是书籍美学的灵魂”,宁成春深以为然。

1985年,宁成春在日本讲谈社。1980年代两次赴日进修,让宁成春真正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