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行动走向纵深,绿色发展更需合力|第十七期CSR思享荟成功举办

2023年9月22日,南方周末第十七期CSR思享荟暨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说明会在上海支付宝空间站圆满落幕。本期活动以“凝聚绿色发展合力”为主题,邀请来自高校、协会、企业、第三方机构的代表各抒己见,共话企业双碳实践行动,并深入探讨绿色开放合作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

循环经济助力碳中和目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循环经济?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的只偏重生产、流通的“线性经济”,也不等同于只强调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资源再生经济”。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循环”的理念贯穿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再利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对企业而言,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高效地运用资源和削减废弃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企业以循环经济理念重新塑造商业模式、创新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把握绿色转型新机遇。

诸大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对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因为大多数企业范围三的排放远超过企业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循环经济理念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统筹供应链上下游的循环率,企业通过循环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减少范围三的隐含碳排放。

洞察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发展凝聚绿色合力的现实基础。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表示,尽管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出台,但在生产和消费之间仍然存在巨大鸿沟。如何将政策有效传达给消费者,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数字化传播等新兴商业模式。

攻克全价值链减排难题

价值链减排既是企业碳减排的核心焦点,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涵盖了复杂的流程环节,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运输,以及下游的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处置等。企业在实施价值链减排时,面临着供应链链条长、相关方众多、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挑战。

尽管如此,一些领先企业已经迈出了积极的步伐,通过科技研发创新,赋能价值链伙伴以及广泛合作,来推动全价值链的减排。

百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公关副总监孙玲玲分享了百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和饮料酿造商,百威集团已承诺在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为了达到该目标,百威中国一方面通过完整的碳盘查,找准自身的减排症结,开展科学的碳管理实践。另一方面,百威大力开展创新与合作,赋能供应商减碳,并通过中国100+创新中心项目,为可持续创新创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由此为全价值链和社区赋能。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李晓梅向与会观众介绍了“欧莱雅 为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北亚及中国地区,欧莱雅已经实现了碳中和,并正积极赋能业务生态系统,以减少范围三的排放。欧莱雅观测多方调研发现,尽管很多消费者对可持续消费的理念表示认可,但只有少数人会真正践行可持续消费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知不足、市场上的绿色商品供给不足、对绿色消费行为的激励不足等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欧莱雅提出了创新创造可能、标准实现衡量、循环促进再生、激励确保忠诚的解决方案。通过开发符合生态环保设计的产品配方、推动包材资源的循环利用、制定“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的产品标准,以及激励和回馈消费者等方式,持续培养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理念及赋能消费者实现可持续消费行为的转变。

探索绿色开放合作之路

“双碳”三年,社会低碳转型行动已向纵深发展。减碳和增长的矛盾如何破解?“绿色”如何为发展提供新动能?南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持续对企业双碳行动力观察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拓展到更广泛的绿色消费领域。

在会议上,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研究员闫静分享了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见微知绿——蚂蚁集团绿色开放合作观察报告》。报告以蚂蚁集团发起的绿色开放合作行动为观察对象,深入探讨了企业在绿色转型浪潮中,如何突破传统的竞争观念和行为限制,通过开放合作,促进绿色转型链条的顺畅对接和绿色转型要素的协同增效。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突出面临绿色消费水平提高难、实体经济数绿融合难、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难、绿色领域开放合作难等四大挑战。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思路。

通过发挥平台的广泛链接作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在环保领域的持续投入,蚂蚁集团发起“绿色能量行动”,以小小的“绿色能量球”连接起社会公众、品牌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与合作伙伴共同搭建起涵盖绿色出行、绿色住宿、绿色购物、绿色回收、绿色政务、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丰富的绿色生活加绿色公益场景,一个初具规模的绿色开放合作生态逐步形成。

进入会议研讨环节,在益社咨询创始人李磊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探寻绿色开放合作之路”的主题展开了研讨。就观察报告中提到的“减碳与增长”关系,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项目主任任文伟认为,减碳并非意味着减少能源,而是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增长也不再仅仅关乎GDP的增长,而是追求以人类福祉为目标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表示,靠资源环境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做品牌,更多地考虑非财务因素,与上下游合作形成低碳的生态圈。

而在实际推动绿色消费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洲际酒店集团代表表示,如何帮助消费者提升认知,将“碳”可视化,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行为改变,是一项艰难挑战。耐克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总监李凡则强调,企业需要在绿色消费和消费者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并通过积极的沟通建立共识。耐克通过推动项目如旧鞋再生和鞋盒外包装物流一体化等,不断促进产品的再利用和包装减量。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以绑架情怀来做绿色消费并不能长久。推进绿色消费很重要,但是根本上还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部业务专家凌上分享了蚂蚁集团在助推绿色消费方面的优势——蚂蚁集团推动绿色消费的做法不同于传统的“先知后行”,而是“在行中知”,凭借平台连接能力和数字技术,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提供绿色的选择与积极的反馈,并通过利他的公益模式有效激励消费者。凌上表示,蚂蚁将与合作伙伴持续开展合作,以对话交流为起点,共同发现问题,持续开展绿色开放合作。

持续提升双碳行动

作为新型媒体智库,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聚焦双碳议题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通过深入挖掘经典案例、开发企业实践工具,以及积极构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助力各界深入探讨,引导社会对双碳问题的关注,共同建立双碳行动的合作网络。

会议最后,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研究员邢志彤介绍了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2023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对自研的双碳行动力模型及指标体系进行了更新完善,并面向国企、民企及在华外企开展调研,助力企业提升双碳行动力,为构筑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CSR思享荟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旨在为企业社会责任从业人员整合各领域顶级资源,打造高管教练、行动学习和深度社交的融合模式。CSR思享荟以汇聚新力量、分享新知识、传播新实践为宗旨,汇集跨行业的专家群体智慧,推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宜宾等地举办17期,参与人数超过550人。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