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泉,打开一千多年的古早“盲盒”

做瓷人都是好性子,他们不着急。因为做瓷的每一步,都需要大自然的馈赠,而大自然的馈赠,总是一步一步给予的。

我们在“青瓷之都”龙泉见到了李震。他生于斯长于斯,家族五代都是青瓷手艺人。他说话做事慢条斯理,举手投足间闲适松弛,确是与自然对话了几十年的样子。

一、大自然会给做瓷人答案

龙泉是浙江省内海拔最高的山地地貌区域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4.2%。因此,龙泉的种种充满了“宝藏感”。

在青翠的山峰掩映下,50岁的李震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他时常坐在工作室的木质格纹窗下,踩着沾满泥浆的布鞋,双手轻柔地拨弄泥坯,拉坯机飞速地旋转。阳光穿过格纹窗照进来,时间好像盘旋在轮盘上一圈圈的漩涡之中,不曾飞走。

李震耐得住寂寞。他曾经用四年时间才完成了一套青瓷作品。做了三十多年的青瓷,李震深知作品最后究竟是什么样其实跟“开盲盒”无异。将手中一批批的泥胚送入窑内,窑门封上,釉水流动、温度变化,火焰在其间蹿跃出声。谁也不知道其中在发生怎样的奇妙反应。大自然终会给做瓷人答案。

自然的馈赠远不只是在烧窑时,而是贯穿了青瓷制作的始终。土、水、火、温度还有运气,都缺一不可。

龙泉不仅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水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瓷石、瓷土资源,这些土石是制作青瓷坯料和釉料的重要原料。其中紫金土就颇具代表性。紫金土是龙泉本地出产的一种富铁矿物,相比于普通的瓷土而言含铁量更高。瓷器界常说“离开紫金土,莫谈龙泉瓷”。在制作青瓷的过程中引入含量不同的紫金土,可以调节青瓷胎体色泽、调制出合适的釉色以及装饰。而在成为制作瓷器的原料之前,这些瓷石瓷土还要经历粉碎、淘洗、沉淀、脱水、陈腐、煅烧等一系列工序[1]。在精心挑选并处理原料之后,做瓷人还需要通过复杂的配比和精细的加工,为后续的制作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泉青瓷还讲究“薄胎厚釉”,调配釉水需要将各式黏土、瓷石、瓷土、植物灰包括紫金土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李震的家族有调配釉水的独门配方。李震的父辈曾因制作仿古瓷产品极其逼真而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曾有其它地区的客商想要购买其釉水配方,但被严词拒绝。龙泉保密局嘉奖了此举,将李氏的釉水秘方完好地保留在了它诞生的地方。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在诗中写道:“九秋风露开越窑,夺得千峰翠色来。“此诗一经流传,“千峰翠色”便成为了青瓷釉色的代名词。青瓷的颜色确是不能只用“青”一个字来形容,它不是某一种固定的色彩,而流动的、广阔的,是苍茫群山骤然映入眼帘的青翠,是包含了大自然中千万种具有生命力的颜色。

瓷器成品的最终色彩呈现始终带着一点神圣感。因为烧窑是要看运气的,往往守在窑外的匠人能做的除了等待,还有无尽的想象。在器具制作的关键步骤之前加入祈福、祝祷等仪式,大抵是中国人才会有的浪漫。有时火候温度控制不当,整窑整窑地烧坏是常事。烧坏的瓷器会被成批地砸掉。大片失败的瓷器碎裂,又有新的瓷器在窑内开片。在李震的生活中,这些独属瓷器的清脆声音不绝于耳,循环往复。要砸碎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也是一种“磨心”的过程。千锤百炼,反复尝试,任何节点都不能有一丁点的差错。

坐拥地利,若逢天时,每个龙泉青瓷手艺人都还需要拥有从头来过的韧性和勇气,去期待大自然随机赐予的下一个奇迹,是以谓之“人和”。

二、以万物为师

艺术的诞生多是刹那随机的,但做艺术的人却往往为了一个刹那而经年坚守、初心不改。

在龙泉这片土地上,养育了许多这样的世代都在做青瓷手艺的家族。

龙泉青瓷最早的烧制始于三国两晋,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时间最久的一个瓷系[2]。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朱伯谦先生曾把龙泉青瓷的发展划分为“魏晋和五代十国的开创““北宋至南宋前期的发展”“南宋后期至元代的鼎盛”以及“明清的衰落”四个时期[3]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鼎盛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在迁都临安后,由于官窑产量有限,部分宫廷用的瓷器需要由龙泉窑来供给。同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对外贸易,龙泉青瓷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出口商品,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往世界各地。

李震的家族做青瓷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李震的高祖父于清朝光绪年间开办的“生和瓷业”窑厂。经几代人的努力,将李氏家族的瓷器技艺发扬精进。1957年,周恩来总理作出“要恢复祖国历史名窑生产,尤其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生产”的指示,龙泉青瓷开始了现代复兴与发展之路。

收藏并研究古瓷片,是从李震的高祖父那一辈流传下来的研究习惯。在李震创办的“李生和青瓷博物馆”中,展出了李家收藏的上万件古瓷标本。李震说,这些都是他最好的老师。以古为师,李震揣摩其形态、题材,品其文化、取其精华,并以精湛的技艺制作出足以乱真的仿古瓷片。

大约十五年前,仿古瓷市场火爆,李震的制瓷技术足以让全家衣食无忧。然而李震并没有止步于此。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李震开始创作更具有当代审美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在作品“春满江南”中,李震用弯曲的荷叶代表和谐,灵动的小鱼代表大自然,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体会天地大美”的美好愿望[4]。青瓷成为时间的桥梁,连接了古人的智慧、今人的创新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觉得应当以万物为师。”李震如是感慨。这个吸收与创作的过程亦是在达成自身和谐。万物有其自然变化的规律,顺应自然、观察生活,创作的灵感也会随之涌现。

李震表示,这三十余年仿佛是跟青瓷谈了一场漫长的恋爱。从最初认知中是为了生计而学一门手艺,到被这份文化滋养而爱上它,如今它成为一份需要不断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一种永远可以温故而知新的精神家园。

三、来歆余响

在李震心中,青瓷是美,而不只漂亮。“漂亮烟消云过,而美流芳百世。”如今,李震想让青瓷这份有文化积淀的美传承下去。

在李震看来,学习制作青瓷的手艺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领悟在手艺之外的精神。

“师父除了教我技法,更多的是教我做人。”范妙捷师从李震已经十余年,她在李震身上所学到的,正是李震想要真正传承下去的东西。在范妙捷看来,师父尊重每一个人。不仅在教他们手艺时倾囊相授,同时还会敦促他们多思考、多创新,并产生一些自己的感悟。

范妙捷在李震的影响下,开始尝试一些技法上的创新,比如在拉坯成型的基础上增加雕塑技法,比如一些动植物雕塑。同时,她也开始学习青瓷的历史文化,并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尝试有意义的题材,比如环境保护等等。范妙捷说:“创新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首先基本功要扎实,然后再尝试着向上做一点点小的突破。”

最近,范妙捷有了更令人激动的学习机会——李震先生参与了由《原神》推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指导、南方周末作为媒体支持、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进行特别支持的非遗传承项目《流光拾遗之旅》之中,他将制作一套来自游戏《原神》中的圣遗物“来歆余响”。

相比于传统的青瓷器具,“来歆余响”的复杂程度高得多。从一开始看到设计图,范妙捷就觉得这是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李震和团队在制作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传统器型拉坯修坯就可以完成,而制作这一套器具时虽然借助了模具成型,但是每个还需要再精雕细刻,确保作品圆润光滑。而坯体完成后,光是釉水调配又尝试了好几款。他们想要找到适合《原神》风格同时又能代表龙泉青瓷青色的釉水,但釉水太薄了色调会偏白,太厚了又会挂不住。釉水调配出来后,烧制还是遇到了各种问题。

最后历经三个月的反复试验、四次开窑,终于做出了一套温润如玉的“来歆余响”。龙泉的青瓷之美,迅速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可。

视频一经播出,弹幕和评论区就开始了热议:

“烧坏了别砸啊,这么美我去捡!”

“好漂亮啊,想拥有!”

“太正能量了!传承非遗,我辈义不容辞!”

……

李震所期待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在发生。与《原神》的合作,是李震坚持浸润文化、不断创新的结果。当传统技艺被赋予当代审美与时代思考,它就拥有了与当下年轻人交流、在当今环境中感染人们的能力。与此同时,与《原神》的合作也是一个传承青瓷文化的可喜开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青瓷文化的魅力可以与虚拟世界相互碰撞、相互赋能。在人人可触达的信息载体中,因为有这一份千年的青瓷文化注入而变得有底蕴。同时它也打开了青瓷创作的一个全新方向——谁说数字世界的美好不能够被记录和再创造呢?在许多“李震”和“范妙捷”们的努力下,《原神》中千千万万的“旅行者”们开始被感动、被鼓舞,他们终将加入这趟守护非遗、创造文化的旅程。

李震缓缓将涌泉之盏中清亮的茶水倒出,一缕茶香呼之欲出,环绕着青绿的瓷盏扑鼻而来。那是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交融的自然气息,它经久不衰,余音绕梁。

参考文献:

游佳.紫金土与龙泉青瓷[J].装饰,2006(09):26.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06.09.017.

张旭,张婧婧.龙泉青瓷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研究[J].陶瓷研究,2018,33(01):108-111.DOI:10.16649/j.cnki.36-1136/tq.2018.01.027.

朱伯谦.揽翠集:朱伯谦陶瓷考古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邓钰. 李震:时空中的青瓷摆渡人[N]. 海南日报, 2017年10月16日(025).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