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或许只是错觉

研究人员利用超过1200万相关科学数据来验证人们对道德趋势的看法,结果发现,“世风日下”的主观感慨确实不是个别时间、个别地方的现象,而是极具普遍性,但这些主观感受其实是一种错觉。

责任编辑:朱力远

(视觉中国/图)

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到层出不穷的“最差的一届”和“垮掉的一代”,研究发现,对道德沦丧、风气越来越差的感慨跨越时间和地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如果这样的感觉真实且准确,那么可能意味着人类的道德水准数千年以来稳步下降、屡创新低。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普遍的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背后有某种规律致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总是产生这样相似的感觉。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超过1200万相关科学数据来验证了人们对道德发展趋势的看法,结果发现,“世风日下”的主观感慨确实不是个别时间、个别地方的现象,而是极具普遍性。但透过几十年间的调查数据进行较客观的比对,研究人员也确信,这些“今不如昔”的主观感受其实就是一种错觉。

普遍而持久的感觉

这一研究2023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所依托的数据来自全球近六十个国家,时间跨度更是超过70年。通过这些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长者对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批判有了更科学的解释。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道德主要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其他人的方式,比如,是否诚实、有礼貌甚至乐于帮助他人,等等。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代的调查数据,了解人们对于道德变化的态度。这些调查包含了关于趋势的直接提问,比如“你觉得我们的社会诚信和道德行为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更多、更少还是没有变化?”“现在你觉得整个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在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而结果显示,在超过八成的调查项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在下降。具体来看,当用以对比的时间段更长的时候,人们更可能会感觉到道德沦丧。比如,相比过去一年,再对比过去十年这个更长周期时,人们更可能感觉到社会道德水平在下降。

在一些新近开展的调查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年龄也是影响人们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会觉得当下的人比自己20岁时看到的人更加不友善、不真诚,同样,也会觉得20岁时看到的人不如自己出生那个年代的人更有道德。而总体上,年龄更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