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的苹果,难表达的“碳中和”

新一代苹果主流产品碳足迹相较上一代不减反增,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马军产生怀疑:“理论上讲,企业通过掐尖的方式把清洁电力等指标、资源集中到一个产品线上,是可能让小众产品更快实现碳中和的。”对此,苹果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并不存在掐尖问题,没有将分配给iPhone或其他产品的电力用于Apple Watch。

马军表示,苹果回应诉求,向社会公开碳中和证书,是值得肯定的一步。但目前的碳中和证书仍缺乏碳信用的具体信息,既然已经开始宣传和营销碳中和产品,也应及时向社会披露碳抵消项目更详细的信息。

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发现,IPE和苹果双方都支持供应商信息公开碳数据,分歧在于披露的颗粒度。目前碳中和产品信息披露的颗粒度尚未形成共识,有待标准统一。

责任编辑:汪韬

2021年4月17日,世界地球日前夕,成都太古里苹果体验店的苹果Logo小叶子变成了绿色,员工工作服也变绿。(视觉中国/图)

专业词汇“碳中和”正日益出圈,但打上“碳中和”的标签并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招来质疑,哪怕是走在碳管理前沿的苹果公司也不例外。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2日,苹果在美国加州推出首批碳中和产品Apple Watch。但9月22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苹果产品碳中和疑云》(以下简称《疑云》),质疑苹果对碳中和产品的清洁电力使用、碳抵消等信息没有作出充分的披露和说明,且未能推动供应商披露工厂层级碳数据。

9月28日,苹果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承诺分享战略和进展,并对一些细节做了回应。

“碳中和”标签争议由来已久。碳中和简而言之是指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被抵消。企业在自身节能减排之后,常通过购买“碳信用”(如森林碳汇)进行碳抵消。但近期雀巢、Gucci、易捷航空等企业宣布退出碳抵消市场,第三方咨询公司碳信托(Carbon Trust)从2023年9月起不再提供碳中和标签认证。

争议的背后,是越来越普遍的“漂绿”——企业夸大自身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

要防止漂绿,多位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核心是“公开”。但目前碳中和产品信息披露的颗粒度尚未形成共识,有待标准统一。

欧洲已先行一步。法国对“碳中和”相关的宣传提出了信息公开的强制要求。欧盟在2023年9月19日达成了临时政治协议,如果不能提供证明,“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大自然的朋友(nature’s friend)”“可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和“生态(eco)”等标签将被禁止使用。这一协议如通过,将在2026年生效。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六位业内人士观点较为一致,既肯定了苹果首款碳中和产品的信息披露可圈可点,同时认为也有提升的空间。对于IPE的质疑,有一半受访者认可苹果需要进一步公开清洁电力使用和碳抵消的信息。

“苹果对供应商的数据管理和公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但仍需充分证明它实现产品碳中和是否用尽全力。”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说。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2日,美国加州,新款Apple Watch展出。(视觉中国/图)

首款碳中和产品披露了什么

Apple Watch如何实现碳中和?

在宣布产品碳中和的元年,苹果在发布会和社交平台播放了《自然之母》(《Mother Nature》)创意广告——苹果CEO库克等向“自然之母”汇报了环保工作。最新产品的环境报告也在官网公布,披露了碳中和Apple Watch的碳足迹。

以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为例:基准碳排放为63.2kg,碳减排81%后降至12kg。

81%的减碳从材料、电力、运输等方面着手:回收材料重量占比超过30%;100%清洁电力的使用;50%及以上产品物流采用非空运。剩下的12kg排放,利用Restore Fund项目的碳信用抵消。

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的碳排放数据。(苹果官网,IPE编译/图)

南方周末记者从苹果获悉,苹果在大幅削减产品排放后,为处理现有解决方案尚无法避免或减少的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