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湾区,探索低碳先行之路|第18期CSR思享荟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18日,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办,联合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Power Talk论坛共同举办的南方周末第18期CSR思享荟暨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说明会在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圆满落幕。本期活动以“做好湾区低碳先行者”为主题,邀请来自大湾区绿色低碳领域的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碳目标公布以来各自领域的成果和洞察。

低碳战略与市场机制共同谋划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要在低碳发展树立表率,科学部署和评价至关重要。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曾雪兰表示,从世界湾区的经济形态演变来看,大湾区的建设目前正处于强调区域协同的优化期,并向着强调区域一体化的创新期发展。在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新环保和循环发展政策,突出可持续及环保教育,以及绿化、宜居性等环境问题。

曾雪兰认为,相较于世界湾区,大湾区作为高质量发展典型示范区的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各湾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各类城市节能减碳的重点领域应有所侧重,需要根据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不宜采取一刀切的低碳发展策略和评估体系。同时应以创新性市场机制有效促进湾区低碳发展协同,具体包括低碳技术创新、扩大低碳影响、培育低碳产业三大方面。

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 曾雪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仅需要优化绿色低碳基础设施,还要促进低碳产业协同、增强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消费生活方式。这个过程里,离不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绿色金融研究院(香港)高级顾问、广东绿金委秘书长孟萌表示,广东是全国最早试点碳排放交易的省市之一,碳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但构建碳定价体系需要企业、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等各方努力,目前广东探索全国标杆性碳交易合理价格的工作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与此同时,碳市场的概念也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如通过碳普惠、碳积分等政策的实施,可以更科学地对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行量化。

绿色金融研究院(香港)高级顾问、广东绿金委秘书长 孟萌

基础建设与金融支持共同促进转型

在助力大湾区低碳转型的实践中,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电力企业正在不遗余力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广州供电局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丽萍就绿色能源助力低碳转型、绿色运营守护美好生态、绿色服务共筑低碳未来三个主题,分享了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全国首座国际LEED绿色金级认证变电站、建设“一快一慢、有序充电”充换电服务体系等绿色低碳实践案例。

广州供电局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丽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助理秘书长钟成斌在案例分享中表示,在助力大湾区先试先行的过程中,广州市紧紧围绕“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除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正在探索从立法层面助力企业低碳转型的实施路径。为配合相关政策的落地,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积极组织银行机构参与环境信息披露。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广州绿色贷款余额9621.94亿元,居全省首位。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助理秘书长 钟成斌

能源变革与技术迭代共同提升效率

凭借可持续、可再生、污染少和能量密度高等优势,氢能在双碳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秘书长赵吉诗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氢能是构建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持,可以有效调节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的生产不稳定性,目前氢能在飞机、轮船、有轨电车等领域已经有示范性应用。绿氢将成为工业深度脱碳的重要支柱之一,工业领域脱碳的效果最明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现有的能源体系主要由天上的电网和地下的气网构成,而氢可在两种形态间转换,通过电、氢、气的协同效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带动东南沿海地带的资源向西部转移,提高西部建设化工产业的可能性。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燃气氢能发展创新联盟秘书长 赵吉诗

而在应用端,传统农业也迎来了绿色现代化革命。在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负责人、ESG项目负责人佟巍分享的新疆超级棉田管理项目案例中,借助科技的力量推行“减少化石燃油消耗”“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推动秸秆科学还田”“帮助优化农事决策”四大举措助力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实践包括用电力驱动的农业无人机来替代传统燃油农机、使用智能水肥灌溉系统、借助AI技术分析照片监测农田中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农业大约占全球碳排放用量的四分之一,如何让农民更精准地劳动,避免大规模的重复农务,是做到精准捕捉、储存、计算碳排放的关键所在。

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负责人、ESG项目负责人 佟巍

探索低碳合作共赢之路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任务艰巨,除了总结成果和收获之外,也需不断反思问题与不足,才能不断前向。进入会议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双碳行动如何向深向实”的主题展开了研讨。

针对企业中长期深度脱碳的问题与挑战,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周永章认为,零碳目标的实现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还需要对经济性进行考量;同时,煤电作为清洁能源转型的兜底技术,其消纳问题值得关注;最后也要意识到如太阳能、氢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发展需要充分的国际化合作。ERM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负责人梁蕊亭则表示,从企业的角度,一方面需要管理层更深入地理解减碳目标与企业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一线员工的减碳意识和能力进行建设。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副总经理陈皓认为,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中长期脱碳的重点在于将ESG指标纳入财务模型,同时认识到一些前沿脱碳技术的经济成本是较大的挑战。招商蛇口城市研究院院长孟伟则提到,一方面政策层面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出台更精细化的碳排放计算指引,另一方面产业上下游需要通力合作来应对市场预期欠佳的环境下节能减排成本的消纳问题。

在低碳转型的实践过程中,能源供给侧除了做好自身的运营示范,也在为客户创造着差异化的价值。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恒阁认为,通过市场化的路径最有利于鼓励多方主体共同实现降碳目标,如南网能源通过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大大减轻了客户对于设备更新改造和维护成本高企的压力,目前已协助客户完成320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改造,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黎炼表示,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计量自动化、配网数字化、智慧楼宇、低碳楼宇、电动船改造、碳核查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上积极开拓,逐步形成了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为核心的绿色经营理念,助力客户实现低碳转型。

新世界中国可持续发展团队负责人刘廷轩在提到脱碳最主要的挑战时,针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了三个要点,分别是主动对外公开减碳目标、寻求不同社会角色(如高校、咨询公司、企业等)的合作,以及兼顾产业链上下游及客户利益的共赢方案。欣旺达双碳办公室主任吴莎则表示,客户对公司的环保要求实际上比欧盟电池法更严格,目前公司通过采购碳足迹计算分析软件,从产品设计及前端供应链进行节能减排优化,与此同时,联合外部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积极研究电池护照如何在国际间实现互认。

寻找“碳路先锋”,启动双碳行动力调研

作为新型媒体智库,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不仅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专业研究成果,而且致力于促进多方探讨、引导社会价值关切,共同构建应对气候危机的合作网络。会议中,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南方周末在双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南方周末2023年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活动细节。

2023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已在进行中,研究中心基于企业实践进展与外部环境变化持续优化双碳行动力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领导力、减排力、创新力、协调力多个维度来分解企业双碳行动力,下设40余项指标。相较上一年,双碳行动力模型及指标体系更侧重企业双碳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双碳行动量化绩效提升、价值链减排效果等方面的考察,以更为准确地评价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表现,产出更具参考意义的行业观察,为构筑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活动场地介绍:作为广州市“社区事·大师做”首个落地的变电站项目,猎桥变电站于2021年7月建成投产,是南方电网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绿色变电站,同时兼有变电站科普中心功能,打造央企社会责任与公众沟通和表达的平台,已超越了传统变电站概念。

CSR思享荟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旨在为企业社会责任从业人员整合各领域顶级资源,打造高管教练、行动学习和深度社交的融合模式。CSR思享荟以汇聚新力量、分享新知识、传播新实践为宗旨,汇集跨行业的专家群体智慧,推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宜宾等地举办18期,参与人数超过700人。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