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博士诞生40周年启示录:不应仅是量的扩张

1982年4月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答复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同意对个别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进行博士学位的课程教育和论文答辩。最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家单位,获批试点。

“40年的博士教育发展史,也是一部博士教育改革史。”

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毕业博士生8.23万人,在学博士生55.61万人。

责任编辑:苏有鹏 钱昊平

2023年6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不少博士带着自己的孩子上场。 (人民视觉/图)

1983年5月27日,17位学生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他们事先拿到了200元的服装费,其中一人专门置办了一身西装,却不会打领带,只好向他的导师求助。

他们是新中国首批博士,除了一人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没有到场外,这17人在人民大会堂拿到了印有金色国徽的《博士学位证书》。

改革开放后,博士培养匆匆起步,而首批18位博士的研究领域,也凸显出一个国家对现代化的向往,他们中有17人是理学博士,1人是工学博士。

面对不到20人的博士规模,时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在会后说了句当时让人很难理解的话,“(以后)这么多博士怎么办?”

40年后,曾让苏步青困惑的问题也叩问着更多的人。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毕业博士生8.23万人,在学博士生55.61万人。

2023年是新中国首批博士毕业40周年。首批博士的诞生,见证了中国学位制度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面对庞大的博士群体,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成为新的发展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刚认为,博士教育不应该仅仅是量的扩张,“必须以质量作为博士培养的生命线”。在他看来,中国用4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探索之路,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仍在逐步完善的博士教育体系,“40年的博士教育发展史,也是一部博士教育改革史”。

曲折探索

中国博士制度的建立一波三折。

新中国成立前,虽然有涵盖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位体系,但却没有授予过博士学位。

郑刚解释,虽然体系已经确立,但当年国家积贫积弱,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数量都有限,“还不够支撑起博士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七年,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上报中央审批,将学位分为硕士、博士两级。但因种种原因,条例未能正式出台。

与此同时,副博士制度的探索也在进行。195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提出学习苏联,建立副博士学位制度,并在次年公布第一批65人录取名单。

在苏联,副博士仅次于博士,也被称为“候补博士”,博士学位并不是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而是在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申请。

彼时,“一五”计划已经实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郑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无论是在工业还是高等教育领域,都急需高层次人才,在向苏联学习的背景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